第484章 兩年後(2)(第1/2 頁)
江湖上接連發生兩件大事,各大社團不得不夾起尾巴做人,所以這兩年江湖中可是難得的平靜期。
蔣天養當龍頭話事人時,說過要以做生意的方式管理社團,他可不只是說說,而是真這麼做了。
自從蔣天養上位之後,洪興一步一步發生變化,現在看起來已經不再是社團,而是一個合法正規的大公司。
在九七年,港城樓市崩盤,蔣天養主持的清水灣專案賠了一個底掉,為了安撫人心,也是為了讓某些人度過經濟危機,蔣天養決定放棄交數這塊收益。
各堂口給社團交數,這裡面很大一部分是保護費的收益,除此之外,就是社團和堂口合夥投資的產業,還有社團投資的產業,但是卻是讓單獨堂口經營,這兩塊的收益,要上交一部分給社團。
蔣天生在位的時候,他已經收回社團投資的產業,就連合夥的產業,要麼轉讓給了堂口,要麼就是整個被社團收回。
在蔣天養上位的時候,堂口每個月往上交的數,其實只有保護費這塊的收益。而那個時候,各大堂口其實已經收不到多少保護費。
像屯門那邊,整個屯門都屬於陸永強的地盤,如果是十年前,每個月保護費怎麼也能收一兩千萬,光這塊,每個月就可以上交社團五六百萬。
可是蔣天養當龍頭話事人的時候,陸永強這邊已經不收保護費了,而是改為環境衛生費和物業費,這可是正規公司,要安排人真正做事不說,還要給政府交稅,每個月純利潤不過三五百萬,陸永強不可能把所有利潤上交社團,他只會按比例上交,每個月不過一百萬上下。
陸永強這邊是如此,其他堂口其實也是如此。
陸永強剛崛起的時候,洪興十二個大堂口,像銅鑼灣這種繁華之地,每個月要交數一兩千萬,就是屯門這個鄉下地方,每個月也要交大幾百萬。
可是現在,屯門這邊還能交百十萬,銅鑼灣這邊卻更少,每個月就幾十萬而已,幾乎就沒上過一百萬。
這倒也不是陳浩南沒本事,或者陳浩南貪汙了,而是社團幾次大變化導致的。
大佬b在的時候,銅鑼灣能交數一兩千萬,其中保護費只佔其中的十分之一左右,每個月也就一百多萬,剩下的基本上是社團在銅鑼灣幾家場子的收入。
當時社團在銅鑼灣這邊有賭檔,有夜總會,有酒吧,這些全部是社團的產業,大佬b只是負責經營,利潤裡,大佬b只能拿三成,剩下七成全部要上交社團。
後來蔣天生把這些酒吧和夜總會收回社團,之後交給陳浩南經營,按當時蔣天生制定的規則,夜場收入七成屬於社團,兩成屬於他蔣天生個人,而陳浩南只能拿一成。
當然,當時蔣天生想洗白,夜場所有灰色生意全部外包,像酒吧和夜總會的陪酒生意和皮肉生意,這些生意社團不碰,全部由陳浩南經營,如果出事了,自然也不關社團的事,責任也由陳浩南負責。
當時蔣天生並沒有把賭檔也收回去,賭檔當時還是由陳浩南經營,那時候,銅鑼灣那邊每個月也能交數大幾百萬,多的時候更是能上千萬。
蔣天養上位之後,銅鑼灣的酒吧、夜總會被打包賣了,這塊徹底沒了收入,而賭檔生意,因為條子嚴打,也全部關門。銅鑼灣這邊的交數,就只剩下保護費的收益。
而陳浩南在銅鑼灣這邊也改為環境衛生費,扣除運營成本加上交稅,這邊每個月利潤不過兩三百萬,按比例交數,一個月也就六七十萬。
因為交數越來越少,蔣天養放棄這塊,社團的那些叔父也就沒有橫加阻攔。
蔣天養主持的清水灣專案,在樓市剛崩盤的時候,陸永強提議儘快脫手,避免更大的損失,可是當時大家不甘心,不光蔣天養反對,其他人也反對,然後大家就被套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