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第1/2 頁)
鄭海珠說完這句,並沒有繼續在兩位男性同袍面前,擺自詡女諸葛的強勢派頭。
她素來不覺得自己的心智會矮男性一頭,但這不代表,她不屑於把握與男性合作的細微分寸。
既然熊廷弼和楊漣這兩位畢竟官階高於自己的臣子,已經建立了三人團隊作戰、有商有量的意識,她鄭海珠也會尊重對方,聽取對方的經驗。
故而,即使幾年來有許三的情報條線不斷彙報,鄭海珠此刻仍帶著請教的口吻,詢問楊漣遼東幾大將門的關係和營兵的特點。
楊漣身上,確實有著幹臣的品質,年輕時在南方做縣官不是繡花枕頭,如今到遼東做巡撫,也很快摸清了軍閥們的底子,向熊、鄭二人侃侃道來。
“遼東將門,除了李家,還有馬家、麻家和祖家。李成梁的兒子李如柏,帶著精銳家丁在遼陽,李氏宗族幾千口人,都在開原鐵嶺。馬家,馬芳的兒子馬林,現下是開原總兵。麻家呢,最出名能打的麻貴,已經不在了,侄兒麻成勳,是遼東副總兵,和張承胤關係不好不壞,但麻家和馬家早年都在宣大鎮任職,兩家子女聯姻的不少。最後一個,祖家,祖承訓已年邁,在家修養,兒子祖大壽,是廣寧王化貞手下的參將。”
這李、馬、麻、祖遼東四大將門,一個個青史留名的人物,鄭海珠多年前參加撫順之戰時,只見過李如柏。
而歷史上這一時期另外幾個應該出現在遼東的名將,由於薩爾滸之戰沒有在五年前發生,劉鋌和童仲揆仍在西南,趙率教還沒應召。
鄭海珠覺得,這反而是好事。
另一時空的薩爾滸之戰,明軍聽著有十萬大軍,其實從各地匆忙集結,各自將領和打法都很不一樣,還出現了客軍主帥帶本地遼兵的戰場大忌。時任大戰統帥的文臣楊鎬,在幾路軍本就沒有默契、軍情傳遞又滯後的情況下,採用“分進合擊”的戰術,又被京師一幫不知兵的文臣用紅旗催著冒雪出擊,迎來的只有災難結果。最慘痛的例子,就是客軍將領、山海關總兵杜松在仰攻金軍的時候,手下遼軍竟然先逃跑。
而到了這個時空,會戰薩爾滸,由於推遲了五年,大明獲得了更多了有利條件。
張承胤、頗廷相、鄒儲賢等悍將都還活著,並且沒有遼東老牌軍閥的暮氣和油氣。毛文龍在張承胤的支援下提前經略東江,迅速壯大。這些新一輪的遼東將領,撫順之戰裡見識了火器的厲害,幾年來從鄭海珠手裡買了不少槍炮,因而不再如此前京師御史們詬病的那樣,遼兵只有幾分野地衝鋒的本事,不會用火器。
馬祥麟的川軍,也不是臨時北調,而已經在邊關塞外駐守了三四年,且兩次與韃子的勁旅交過手,都是大勝的戰績,不僅對韃子的戰法熟悉,關鍵是士氣在高位。
戚金的浙兵,在此世沒有與川軍發生械鬥矛盾,兩軍不會如渾河血戰之前那樣有齟齬。浙兵善於車陣,火器是強項,與如今也能熟練運用火器的遼軍,可以合兵,屬於冷兵器殺手隊的鴛鴦陣,又能彌補遼軍野戰的短板。
鄭海珠將這些優勢在腦子裡過了一遍,結合楊漣所言,與熊、楊二人商議道:“我的想法,先說麻承勳。讓他帶兵離開遼陽,駐紮西北,他家既然與開原總兵馬林聯姻,關係很鐵,應不會在需要往開原出擊時惜力,坐視川軍去賣命。祖大壽的隊伍不要動,留在王化貞那裡,一則不引發草原上建奴哨探的懷疑,二則,如果科爾沁的蒙古人馳援努爾哈赤,祖大壽北上阻截,更快。李如柏的隊伍,也在遼陽附近不動,這樣的話,努爾哈赤會敢於往鐵嶺去。”
熊廷弼比楊漣知兵得多,聞及此言,打斷鄭海珠道:“如此一來,老酋若見瀋陽空虛,去攻瀋陽怎麼辦?”
鄭海珠道:“所以,這兩日從旅順港上岸的紅夷大炮,運送經過遼南四衛時,要大放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