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民智未開(第2/3 頁)
安之時,因為與董卓亡故的兒子同歲丶被告發欲要逃跑,都能被董卓饒恕。
當年的歷史離現在並不遠,總能尋得一些見證者的。
就在曹睿與司馬懿二人聊著當年的王允與呂布之時,楊阜結束了詢問,從外面走了進來。
楊阜拱手道:「陛下,臣已問清這個『董卓廟』的前因後果。百姓以董卓為瘟神,乃是懼怕瘟疫之故。」
「瘟疫?」曹睿皺眉。
「正是瘟疫。」楊阜答道:「建安年間多次瘟疫,有愚民稱丶是諸如董卓這類的惡鬼作祟。」
「建安二十二年的大瘟疫之後,董卓廟就開始漸漸風行。至今已有約十年了。」
曹睿點頭:「這麼說來,百姓是拜鬼而非拜神,畏懼多於崇敬了?」
「陛下睿斷,祭祀董卓祈福禳災,實乃懼怕瘟疫之故。」楊阜答道。
曹睿揹著手,不住在堂中踱步,過了半晌方才停下。
「司空,」曹睿看向司馬懿:「茲惟三公,論道竟邦,燮理陰陽,此事你怎麼說?」
司馬懿拱手答道:「陛下,臣以為當毀此廟丶禁絕董卓之祀,以正大魏風氣。」
「不夠。」曹睿搖頭道。
司馬懿微微一愣,再度說道:「當命尚書檯傳令各州丶各郡丶各縣,制定官方祀典丶除了祀典外的神祇鬼怪一律搗毀祭祀。」
「對了一半了。」曹睿站定,瞥了眼如怒鬼般的黑麵董卓像,說道:「可還是有些不足。」
司馬懿此人慣有一個毛病。
給皇帝出方案的時候,先出一個平淡些丶容易辦些,也就是指標的。皇帝再追問的時候,再給一個治本的。
無論皇帝想要達到什麼效果,都能有解決的辦法。
可方才司馬懿說的方法,已經足夠治本了。若還不足,還能怎麼樣?教百姓讀五經嗎?
司馬懿脫口而出:「陛下恕臣魯鈍,敢問陛下可有設想?」
曹睿想了幾瞬,嘆道:「司空方才說此地百姓都是愚夫愚婦,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本小說最新章節在首發,請您到去看!
「若令百姓不愚,要讓他們懂教化丶知禮節丶尊儒學,還是要等到人人都能吃飽穿暖丶倉廩豐足之後才行。」
「你們看,」曹睿朝著幾人招手,示意他們走過來些:「百姓既然不知儒學,那就總是要拜一些什麼的丶不拜就不會安心。」
「上次衛將軍家中『無澗神』一事後,朕翻閱故事丶發現還有祭銅錢的丶祭李樹的丶祭鮑魚的,總之就是神怪各異丶全然無稽。」
「按照朝廷的律令,除了祀典裡的神祇之外都屬於淫祀。」
曹睿又看了看三人,出聲問道:「朕在想,能不能搞出一種官方的丶百姓喜愛的丶又對朝廷無害的東西,讓百姓閒暇時丶或者遇到事情的時候,拜一拜求個心安?」
辛毗直接說道:「不如多修孔廟好了!與其讓百姓拜這些鬼神,不如直接拜孔聖,從而明教化知禮儀。」
曹睿搖頭:「孔聖是人非神。朕不想把他抬到神壇上去。若是孔聖成神了丶朝廷日後又如何對待士人和讀書人?神仙子弟?」
楊阜出言道:「此地乃是陳倉,慣來是祭拜青帝太昊的。不若讓此處百姓皆祭太昊?每一州主祭一帝,其餘淫祀皆毀?」
曹睿抬眼看了下楊阜,他所說的確有道理。但是五帝歷來都是朝廷祭祀,從未由民間散落祭拜,是不是有些出格了?
況且,五帝的年代太遠丶地位也太高,實在有些不接地氣……
有沒有什麼神祇,既人性化丶又神格化,流行且生命力強,又對朝廷有利的?
想到這裡,曹睿略帶苦笑的搖了搖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