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章 西去之路(第1/5 頁)
169年的河套之亂無論怎麼發展,天殛龍是註定無法將觸手伸入亜洲西部。當秋孟非倒行逆施後,再與衛鏗碰撞,結局是註定的。
但是在這場激變,不妨看一看,一些自動邊緣化的勢力,例如包立塔做出的選擇。
當渝城西出後,南下進入次大陸,就相當於將浬海這條通道留給了衛鏗。
根據渝城在德干高原接觸的其他舊人類文明勢力的資料,統伐區覺得在這次技術擴散後,人類的諸多城邦肯定會相互對抗,更準確地來說,今日(衛鏗扶持的)各城邦在未來會合縱。
要說,統伐區內高層管理,對衛鏗這麼“無私”地給予其他城邦這些東方人民用生命探索出來的科研技術沒有絲毫芥蒂,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時間一長,統伐區內也預設了這個結果。
此次人類復興中,得到最寶貴的是“團結”的精神。
鬥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個過程不單單是各種特定時期的激烈對抗。更包括長期以來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精神。
在河套之亂前,統伐區和包立塔定下的合作,在關鍵時候沒有被包立塔履行。
統伐軍內部也有聲音要當即放棄這部分對包立塔履行的相關義務。但是在衛鏗勸說下,還是繼續執行了浬海地區的安全區建設義務。
衛鏗對同為穿越者的馮無憂和浦圖樊,細緻地講解:“在這種合作過程中,不要想著別人欠你什麼,這樣會影響你做事的決心。在合作完成後,再覆盤對方是不是好的合作者。”
【衛鏗更是隱晦提示他們:在面對監察者的時候,有點耐心,做好自己的事情。至於(未來對監察者)“換”還是“不換”),那是得先確定,問題不在自己這,再考慮的,在確定自己把所有問題都改正差不多,不能再改,那時候是否更換監察者,你們就佔據主動權。】
以衛鏗的現在基礎準備,已經做好承擔生態戰爭的一切,但為了人類世界的繁榮和長生,還是儘量地將各個人類群落朝著更曠闊的歐亜大陸地區分佈。預備人類在自己之後,能夠迅速地進入復興擴散的程度。
凡是能承擔人類社會責任的人類勢力,衛鏗轉交科技只會越多。
如果包立塔將四十萬人帶走,那麼衛鏗籌劃的,交給他們的是八條橫貫歐亜非的鐵路分佈線,一整套的現代碳基實驗室,並且還有為他們下一代提供基礎自然科學教育15年的承諾。衛鏗親自過去支教會確保文明深度傳承。當然,衛鏗的腳步也會為了他們剎車很長一段時間。
但是現在不會了。
五萬人的社會承受不了大量先進的科技,一個放棄了原先承諾的領導者,也無法維繫相對先進的治理模式。
衛鏗:假若把超出他們控制力的科技,例如“死波”技術給他們,這會自己在種內戰爭中,把自己玩滅絕的。
那麼當所謂的“猛男”沒有天降,衛老爺就預備“中人之姿”來補位責任。
在浬海地區的前哨站中,已經在這裡降臨的衛鏗,逐步封鎖了部分殖裝設施的使用權。當留給包立塔所部的許可權少了,那麼就轉交給新人穿越者了。
浬海地區。
作為穿越者之一的施清源,遙控著挖掘機畫風的簡易機械獸,在169年一整年的時間內,在這裡獨自一人地遊蕩。
對施清源來說,這裡的清冷,不是末世,而是史前。
他看著這些奇形怪狀的植物,宛如進入了外星世界,開始採集。他控制著車載機械臂切開了這裡的植物,將裡面的、還是活著的葉肉挖了出來。
這裡的生物普遍朝著光合作用方向進化。最主要的基礎生物‘氣囊結’,綠色光合作用的結構在這個通明氣囊內部。而氣囊在白天封死了水分的散失,在浬海的表面飄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