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削藩建府(第2/2 頁)
兵制,而中原折衝府行的則是府兵制,府兵與募兵相較如何不必我多說,聖人與諸公真以為不會出現什麼問題嗎?”
崔佑甫這話說的非常的直白,意思就是募兵的戰鬥力遠遠超過府兵,邊陲是募兵,而且還是重兵集團,一旦有一個或者多個節度使府造反,中原折衝府的府兵真能抵擋得住嗎?又有誰能保證不會重演安祿山的悲劇呢?
聽到這話,政事堂內瞬間變得寂靜。
只有李適微微的一笑,說道:“此事不難解決,邊陲藩鎮同樣由募兵制改回府兵制,今後凡對外征戰之時,除了邊陲藩鎮需要出兵,中原腹地也需要徵發府兵助戰,這樣不僅邊防安全有保證,中原腹地之府兵也可以得到鍛鍊。”
“邊陲藩鎮也由募兵制改回到府兵制?”一眾宰相一愣,沒聽說過啊。
李適笑道:“其實安西六鎮早就已經從募兵改回府兵制,河西軍也即將改回府兵制,淮西諸鎮叛軍發往河西及安西六鎮之後,也將會充為府兵而非募兵。”
“安西六鎮早就已經改回府兵制了?”一眾餘宰相聞言都有些發懵。
知道內情的董休則點點頭說:“安西六鎮的確已經從募兵改回府兵制,各鎮府兵不再領取餉銀,但是每丁授予兩百畝地,且只有長子才能繼承府田,其他的子弟,成年之後即可向外開拓,獲取耕地之後可成為新的府兵。”
向外開拓?一眾宰相聞言面面相覷。
“不只是邊陲府兵子弟可向外開拓,中原折衝府的府兵子弟也一樣可以向外開拓,獲取兩百畝耕地後一樣可納入各個邊陲藩鎮,這樣一來中原折衝府及邊陲藩鎮的府兵就不會因為子孫分割府田變得貧困甚至淪為破落戶。”
李適又道:“此外還有一處需要改進,之前的府兵應召出征時,需要自備兵器甲冑戰馬及乾糧,只有打了勝仗才有賞賜,但是今後府兵應召只需出人即可,兵器甲冑戰馬以及糧草皆由國庫提供,打了勝仗有賞賜,即便打了敗仗陣亡也一樣有撫卹。”
幾位宰相聞言再也無話可說,這是要把大唐變成一架戰爭機器。
按照聖人和董休所說的搞法,今後的府兵肯定會自發向外開拓。
說白了這就是把內卷變成了往外擴張,原本只在內部土地兼併,現在卻轉為向外索取更多土地以及財產。
:()我在大唐安西當大都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