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義軍困局(第1/3 頁)
淮南西路的壽春府,作為整個淮西路的首府,此時,武植召集了手下眾將,以及淮西之地殘存的大宋官員進行了議事。
目光投向眾人,武植沉聲道:“如今這淮西之地,我大宋原有的行政機構已被叛軍徹底摧毀。藉此,本帥決意重新組建淮西路的行政機構,恢復此地秩序,不過本帥不打算因循守舊,欲新設巡撫衙門。”
“巡府衙門。”當武植說出這個詞時,麾下眾人一臉疑惑,不知這巡撫衙門究竟是個怎樣的機構。
望著眾人滿臉的疑惑,武植繼續說道:“這巡撫衙門負責統管一路之地的民政、司法、賦稅以及軍事等諸多事務,其相應職位稱為巡撫。”聽到武植此言,堂下眾人恍然大悟。
然而,在一路設立如此機構,即便武植雖身為丞相,卻也並無此權力。因此,淮西之地的一位官員拱手抱拳道:“不知武相此舉,可曾徵得了朝廷同意?”
武植面無表情,沉聲說道:“本帥南下之時,已獲官家許可,擁有對江南各路各級官員的遴選任命之權。江南七路之事,皆由本相做主。”
那官員聽聞武植此言,神情微變,隨後拱手退回人群之中,不再多言。
武植望著下方神情各異的眾人,繼續說道:“並撤銷原有的轉運司、提舉刑獄司、提舉常平司等行政機構。”
“重新組建承宣布政使司,主管一路的民政和財政;提刑按察使司,主管一路的司法和監察;都指揮使司,主管一路的軍事。三司統歸巡撫衙門管轄。從今往後,江南七路的巡撫以及三司使,皆須由本相任命。”
武植此言一出,他麾下的將校皆面露興奮,而那幾個淮西路殘存的官員則神色惶恐。
武植目光望向趙鼎,沉聲說道:“趙鼎,這淮西布政使一職,就由你先行擔任。望你儘快恢復淮西之地的民生。”
趙鼎聞言,面色大喜之,抱拳拱手道:“多謝丞相提拔,下官定當竭盡全力,恢復淮西民生。”
至於淮南西路巡撫一職,由武植暫代統領,待往後有合適的人選再予以充任。
諸事商議完畢後,武植在壽春府對所率領的大軍進行了整修。此次攻伐淮西王慶,雖說進展順利,可還是有五千餘人的傷亡。
武植又從中抽出五千人交給了趙鼎,以維持整個淮南西路的秩序。因此,原本十二萬大軍,此時僅餘十一萬人。
而後,武植計劃從淮南西路朝著盤踞在江南東路和福建路內的方臘勢力發起進攻。
此時的江南東路,除了江寧府、宣州、池州這三個州府仍在朝廷掌控之中,其餘大半都已被方臘的義軍所佔領。
至於福建路,因地勢複雜,僅有福州、建州兩個州府被方臘所佔據,其餘大部仍在朝廷掌控之中。
整個淮西路內的 11 萬平叛大軍,武植兵分兩路。第一路由呼延灼、吳玠、劉琦等將領率領 7 萬大軍進入江南東路,收復被方臘佔據的徽州、信州、饒州、南康軍、廣德軍等州府。
第二路,由韓世忠、劉光世兩人率領 3 萬人進入福建路,對盤踞在福州、建州兩個州府內的方臘叛軍進行討伐。
至於武植本人,則率領一萬大軍,連同岳飛、張憲等小將,以及從那王慶叛軍俘虜當中挑出的 2 萬兵馬,一同返回江寧府,坐鎮江南。
武植部署完畢後,呼延灼、吳玠、劉琦、韓世忠、劉光世等將校分別率領著各自的人馬,對江南東路、福建路內的方臘叛軍發起了進攻。
而他自己和一萬大軍,經過十多天的行程,也再次回到了江寧府。
回到江寧府後,武植再次召集盧俊義、林沖等將校,共同商討對盤踞在淮南東路境內方臘義軍的討伐部署。
他命盧俊義為主將,林沖為副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