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第1/2 頁)
但今日陳政便和以往不同了,以往心思沒放到這裡,今日因為沒事情了,便也很認真的聽起這沈先生講課,而且還思考這沈先生給他們做的講解。
&ldo;先生,學生有一個問題不明白,想要請教先生?&rdo;陳政因為仔細思考了這沈先生講的一些東西,覺得和他意識裡的東西有些衝突,便想讓這先生為他解釋。
&ldo;哦,說來聽聽,是什麼不解?&rdo;
&ldo;為政裡第一句說是為政以德,敢問先生,治理一個國家靠道德來約束國民,這能行嗎?&rdo;
&ldo;如何不行?聖人云: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於國人交,止於信。這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人都做好自己的本分。這便是為政以德了。&rdo;這沈先生用《大學》裡的話做了解釋,還特意強調所謂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ldo;可是事實上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您剛才說的那樣,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聖人那樣約束自己啊,就算是聖人,也會犯下很多錯誤啊。比如如果君王犯了法,那該如何?&rdo;
&ldo;聖人如何會犯錯,你小小年紀,便這樣不尊先聖,真真是大逆不道,休要再提什麼問題,還是先自省一下,竟敢懷疑聖人!&rdo;這沈先生一聽陳政說什麼聖人也會犯錯,便不樂意了,馬上把陳政歸到大逆不道這樣一個型別中,且口氣已經不是剛開始時候的和氣了,自然而然的多了許多嚴厲和教訓的意思。
陳政並沒有想到他的一句話竟引的這沈先生如此的氣憤,雖然這沈先生口氣已經嚴厲了許多,但陳政並沒有就此收了問題的打算,他那種認真的性格,使得他又繼續問了下去:&ldo;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僅僅是規勸每個人不要犯錯誤,但要是一個人真犯了錯誤,那該怎麼辦,總不能就這樣一味的規勸吧,若是害了別人性命,或是搶了別人的財產,那就應該用刑法對他進行處罰,而且我覺得幾乎沒有人能保證自己在沒有別人監督的情況下能不觸犯律法,所以還是應該以法為政的,先生,你看弟子這樣想對不對?&rdo;
&ldo;一派胡言,你看看歷朝歷代凡是用嚴法的就沒有幾個長久的,暴秦因用嚴法,所以及至二世而亡。只有堯舜禹時候,天下才大治。你剛才就出口汙衊聖人,現在竟又說聖人說的是錯的,我看你真真是大逆不道啊,不要再問了,也不要再講了。聖人如何是你這樣的頑劣不化的人能評價的,簡直是叛經離道。真不知道你小小年紀,心裡面怎會有這種想法。原認為你能靜心求學,還真以為你改過自新了。哎,現在看來,卻是這樣的不堪,看來你是不能在我這裡繼續學下去了,還是叫你爹爹把你帶走吧。&rdo;
陳政前世生活的那個社會可是講究學術自由的,說什麼事情也不用顧及什麼人,特別是他到了美國後,言論更是自由,即使針對政府的攻擊,只要是說,也沒有人會把你怎樣。可在這個時空,卻是不一樣的,陳政哪裡知道這些,對於像沈先生這樣的理學門徒,公然說孔聖人或是懷疑孔聖人,那都是大逆不道的。
陳政只是認為這是一次學術上的探討,又哪裡想到他的言論已經觸及了沈先生的底線了,好在這時代也僅僅是這些自詡為聖人門生的理學儒生們會對陳政的那番言論進行攻擊,換做別人,倒還沒有那樣的敏感。
其他學生聽到陳政問那沈先生問題的時候便已經開始仔細的聽了,待到這沈先生大聲的斥責陳政的時候,那些學生也都不敢做聲,因為他們可從不曾看過這沈先生這樣的生氣,即使平日裡他們玩鬧被這沈先生撞見了,也不曾看到他這樣的生氣。一些書讀的較好的已經從這師生二人的對話中尋到了一些由頭,只是還不是很清晰罷了。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