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第1/2 頁)
「是配……」江藐從鼻間發出了聲悶哼,眼底劃過一絲疲憊,懨懨道,「累了,想回家睡覺。」頓了頓又說,「還想吃你做的飯。」
「嗯,回去就做。」
兩人在這之後便不再交流,看向屋外的眼神卻是種相似的深沉。一如這蒙了層灰色罩子的連綿雨天。
這一晚,他們總算將唐宅所發生的一切都聯絡得差不多了……
唐德庸的大太太盧珊,原是被稱作「河洛一脈」的洛伊族後代。這個部族在先秦時便因戰亂沒落了,僅剩的殘支顛沛流離至隋鎮一帶,便在此處的深山之中隱居。
洛伊族是個母系氏族,族人均信奉洛神。而濁祿戲最初的原型其實就是洛伊族用於祭祀洛神時的一種古老巫戲。將其演變為一類戲種的第一代創造者阿鈺是個擅長製作皮影的大師,她將巫戲與皮影元素相結合,並且對外開枝散葉,這才使濁祿戲正式為人所知。
然而,外傳弟子到底並非正統。阿鈺覺得,只有真正流有洛伊族血液並且是被洛神選中的人,才能感知到濁祿戲的神音。所以,研習此戲種的人雖然多,但論其正統也不過只傳了五代。
盧珊,便是這第五代。
想要繼承正統的濁祿戲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絕對忠誠於洛神。無論身體還是心包括靈魂,都只能屬於洛神。因而,繼承正統濁祿戲的人,一來必得是洛伊族血脈,二來此生必定不能婚嫁。同時,繼承人也會被告知掌握洛伊族的最高秘術。
而這秘術,便是一切的開始……
阿鈺在晚年時一直遲遲未找到合適的繼承人。為了能使最正統的濁祿戲被人繼承,她不惜動用了洛伊族的這項至高秘術——
尋得一位年輕美麗的洛伊族人,按照秘傳古法製作成人皮燈籠。之後只要點亮此燈,便可建立起強大的結界。在結界裡,時間只會迴圈流轉而不會消逝。人便可以依此,得以永生。
但與此同時,阿鈺也告誡所有的繼承人,該燈籠乃是人皮所制,罪孽太深。但凡找到了下一任,必得立刻熄滅此燈。那時,自己的靈魂便會回到洛神身邊,而滅掉的燈籠就交由新的繼承人進行管理。
包括阿鈺在內的其他幾位繼承人也都是照此規矩履行的,直到了盧珊這裡,終是出現了變故……
這變故,就是唐德庸。
盧珊愛上了藥商唐德庸,沒有經歷過世間複雜的她根本就不明白什麼叫人心險惡,只以為是邂逅了真愛。
年輕漂亮的姑娘雖然背負著「嫡傳」身份和對有辱使命強烈的負罪感,卻還是選擇了要為愛奮不顧身。卻不知,唐德庸所謂的「愛」不過只是無意間得知了「人皮燈籠」的事,妄圖藉此得以永生。
在他於牢中與黃大仙做了交易的那一刻起,他便知道家族將在自己這裡開始沒落。唐德庸不甘心,與其最終落得個悽慘結局,倒不如從這一刻起便永生永世地迴圈下去。
只要時間不往前流,他便能夠永遠停留在最輝煌的時刻……
於是,唐德庸精心策劃了這一切。讓盧珊愛上自己,並娶她為妻。如此一來,便能理所應當的從痴情的女人那裡騙得那盞人皮燈籠。
豈知,縱然盧珊再怎麼愛他,也決不答應將燈籠給他。並且,當嫁入唐家的盧珊漸漸發現了唐德庸真正娶她的原因時,一氣之下便毀了那隻人皮燈籠……
哪怕濁祿戲從此再無正統傳人,也斷不能讓燈籠落於旁人之手。
可正所謂無毒不丈夫,在人皮燈籠被毀以後,唐德庸徹底現出了原型!他不甘心計劃就這麼泡湯,於是,一個可怕的想法在他的腦海里悄然滋生……
他要依照古法,重新找一個年輕漂亮且流著洛伊族血液的人,製作一隻新的人皮燈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