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第1/2 頁)
天氣 微風拂面 心情 那就讓一切隨風吧
朝局穩定不深糾,
靈汐請旨赴佔姜。
十里相送心不忍,
無奈生在帝王家。
俞家財死後的第一次朝會,我的兩個兒子,戴壽寧、戴壽昶;唯一的女兒戴靈汐;還有假死的俞法晨和被我保護起來的劉文海都出現在朝堂之上。
俞家兵和高峰兩人穿著鎧甲站在我的兩側,高峰還帶上了我賜給他的戒刀。
高敬之第一個出列,講述了這次俞家財叛亂的經過。雖說高敬之的講述有一些過分的地方,但是我也沒有深究,我只想著快一點結束這個事情。
“此次涉案人員中,保皇司就有五百多人,朝中官員涉案者也有五十多人,陛下如何處置。”
隨著高敬之聲音的落下,整個大殿本就壓抑的氛圍變得讓人更加的窒息起來。
我似乎都能聽到所有人的心跳。
我緩緩的起來,“朕承天命,踐祚以來,兢兢以社稷為念,惶惶以蒼生為憂。然保皇司俞家財作亂犯上,此皆朕之不德,朕心憂懼,痛徹肺腑。
朕反思過往,或施政有失,未達下情;或用人不察,致奸佞當道;或奢靡有漸,忘節儉之訓。種種錯失,皆因朕之昏聵,有負萬民之望。
今朕痛定思痛,決心改過自新。當廣開言路,納忠諫之言,明察是非,以正朝綱;整飭吏治,罷黜貪腐,選賢任能,使政令暢達;減省徭役,輕賦薄斂,與民休息,助農桑復興;護佑百姓安康。
願上天垂憐,賜福萬民。朕亦當勤勉為政,不敢稍有懈怠,若再有失,甘受天譴。祈願天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共享太平。”
我的聲音還在大殿內迴盪,大臣們便都齊刷刷的跪倒在地。我這話一出就相當於是我自己給自己下了一個罪己詔了。
我環視一週,眾人皆匍匐在地,俞法晨和俞法仁眼裡都流出了淚水了。
“請陛下明示,一干待罪之人,如何處置?”李達文把問題拉回到了原點。
“萬方有罪,罪在朕一人。俞家財已經伏法了,其餘人等就不要再追究了。”我裝作很大度,實則是我不能一口氣殺這麼多人。
原因也很簡單:我大理國本就人才稀缺,一口氣就殺了五十幾個,那還要不要辦事了。至於保皇司嘛,我給他們準備了一個新的指揮使,新官上任三把火,這就夠了。
“至於,保皇司嘛?”我話鋒一轉繼續看向眾人,“那就先由高敬之你來擔任指揮使吧。”
“臣,領命。”高敬之恭敬的大聲回應道。
“陛下,楊家庶子楊景林鼓動二殿下造反,難道也不問罪嗎?楊家也不牽連?”李達文繼續追問。
“楊家也是受了俞家財的蠱惑,朕再說一次,其餘人等不再追究。”我聲音洪亮。
“陛下,仁慈。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群臣一齊山呼。
“兒臣有事啟奏。”戴靈汐的聲音讓整個大殿瞬間安靜了下來。
“此次內亂根源皆在兒臣,父皇仁慈不與責罰,但兒臣不能原諒自己。兒臣請父皇下旨,將兒臣驅逐回封地。”
戴靈汐的聲音猶如一顆石頭被扔進了平靜的湖水裡,激起了層層的漣漪。
戴靈汐是佔姜王,封地自然是在佔姜。這一路山高路遠,無詔不得入京,我心裡雖有萬般的不捨,但是也知道這是目前她最好的歸宿。
天色未明,皇城的大門便已開啟,朦朧的晨霧尚未完全散去,整個京城還在沉睡之中,唯有這裡,一派忙碌景象。
我身著明黃色龍袍早早地來到了宮門前,臉上帶著幾分不捨與牽掛。身旁的太監們手持宮燈,微弱的燈光在寒風中搖曳,映照著我凝重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