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血肉(第2/2 頁)
、山西鎮五處九邊重鎮皆在兩地。
明軍軍力鼎盛,相比於缺少衣甲的義軍來說,戰力不可謂不強橫。
割據就是死路一條,不僅無險可守,而且山西和陝西兩地早已糜爛,佔下來也沒有什麼用處。
所以為了求活覓食,為了躲避官兵,明末之時的農民起義軍只能是不斷的轉戰,不斷的流竄於各地,劫掠地方。
為了對抗官兵,只能不斷的裹挾的地方的民眾,以人海戰術來對抗,來養蠱的辦法來培訓兵員。
而正是因為如此惡性的迴圈,在他們勢力逐漸強大之後,甚至在覆滅了明朝之後,卻仍然還沒有從流竄作戰的老思想之中轉變過來,為自己其後的覆滅埋下了禍根。
所謂的流寇,在一開始只不過是不想再吃樹皮,不想再吃草根,不想再忍飢挨餓,想要吃上一頓飽飯的饑民罷了,他們甚至沒有想過去吃米麵。
但是那些廟堂之上的那些高高在上,養尊處優的老爺根本就不在意他們的死活。
民變爆發,他們聚集在一起,開啟了官倉吃上了米麵,一路對抗官兵,為的只是一條活路。
你沒有辦法去譴責他們,他們一開始並沒有錯,因為他們也只不過是想要爭一條活路罷了。
只是在後面局勢逐漸失控,不斷的變化,有的人不僅吃上了米,還吃到了肉,他們嚐到了血肉的滋味。
血肉的滋味太過於美味,美味到他們忘記了當初為什麼揭竿而起,忘記了當初的的承諾。
他們不願意再去吃米,再去吃麵,再去吃那些草根和樹皮。
被調集前去平叛的那些遵紀守法的明軍一開始也沒有錯,他們只是聽從國家的命令,聽從上官的軍令,前來平滅四處劫掠的賊匪,維護國家的安定和秩序。
他們身處社會的底層,很多營兵忍飢挨餓,過的比流寇甚至都還慘。
他們原先也不過只是一群升斗小民罷了,他們根本無力掌控自己的命運,他們所求的,也不過只是活著。
活著是最簡單的事,但卻又是最難的事……
陳望放下了手中的木棍,看著身前已經熄滅的篝火堆,凝視著火堆之中一塊即將燃燒將盡的木炭。
曹文詔的存活使得陝西的局勢發生了不小的變動,後面的很多事情都被遮上了一層迷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