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bj~“雙奧之城“誕生記(第1/3 頁)
2022年2月4日,農曆大年初四,在萬眾期待中,在中國首都bj,這座即將成為全球唯一的雙奧之城,終於迎來了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那麼什麼是雙奧之城呢?是指既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又舉辦過冬季奧運會的城市。
夏季奧運會眾所周知是世界第一大體育賽事,專案之多,參賽國家之多,參賽人員之眾是任何大賽不可比擬的。能舉辦這一賽事的自然都是些自然條件好,氣候適宜,經濟發達的國際大都市。
而舉辦冬季奧運會需要的自然條件則比較苛刻,主要是雪上專案。高山滑雪的滑降和超級大回轉需要落差在800~1000的適合修建雪道的山體。因此世界上舉辦過冬奧會的城市都是些緯度偏高的小城市。
實際上早在2002年,我國的heb市奧申委便向國際奧委會遞交了申辦2010年冬奧會的申請。那時的冰城哈爾濱是中國第一個成功舉辦過亞洲冬季運動會的城市,並將於2009年舉辦第24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
當時的哈爾濱在國內擁有最完善成熟的冰雪運動場館,及亞洲最大滑雪場~亞布利滑雪場。
只因當時提出的時機不對,因為bj剛剛申辦成功了2008年夏季奧運會,國際奧委會還沒有把同一屆夏季奧運會,冬季奧運會交給一個國家主辦的先例。
結果哈爾濱經過初選未能入圍,而平昌郡、薩爾茨堡、溫哥華成為了那屆冬奧會的候選城市。
哈爾濱在2009年成功承辦了第24屆大冬會之後,又一次提出申辦2018年冬奧會,這次哈爾濱不再單打獨鬥,一同提出申辦的還有另外一個冬季運動中心城市吉林省的市。
但現實仍是殘酷的,在中國奧委會初步評估後,長春放棄了申辦,哈爾濱雖然提交了申辦報告,但中國奧委會在2009年10月覆函回絕了申辦申請,哈爾濱再次無緣申辦冬奧會。
2012年10月3日,國際奧委會向全世界釋出申辦2022年冬奧會的邀約。瑞士、德國、瑞典、挪威等冰雪強國紛紛表示出極大的申辦興趣。
2013年11月3日,中國奧委會正式致函國際奧委會,提名bj為2022年冬奧會申辦城市。按照國際規則,這次申辦以bj市名義進行,由bj市承辦冰上專案的比賽,zjk市崇禮區承辦雪上專案的比賽。
2013年11月14日,國際奧委會公佈了提出申辦的六個城市名單:中國bj、哈薩克的阿拉木圖、瑞典的斯德哥爾摩、波蘭的克拉科夫,烏克蘭的利沃夫和挪威的奧斯陸。兩個亞洲城市,四個歐洲城市,其中四個是首都城市。
名單一公佈,立刻引來人們的猜測。許多奧運專家和媒體提出“大洲輪換”的規則,認為bj和阿拉木圖申辦成功的可能性最小。
理由是2018年冬奧會已經落戶韓國平昌,2020年夏季奧運會也已確定日本東京。這兩個都是東亞城市,讓連續兩屆冬奧會和奧運會都集中在亞洲舉辦,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可是時隔不久,歐洲的斯德哥爾摩、克拉科夫和利沃夫三個城市相繼退出申辦,群雄逐鹿變成了三足鼎立。
即使這三個城市退出,只要挪威首都奧斯陸能堅持到最後,人們普遍認為bj和阿拉木圖也將機會無多。
根據當時國際奧委會2022年冬奧會工作報告評估,奧斯陸名列榜首,幾乎所有人都篤定地認為,2022年冬奧會主辦城市非奧斯陸莫屬。
然而,歷史發展總有出其不意的偶然性。bj時間2014年10月2日凌晨,從挪威傳來訊息,執政黨對奧斯陸申辦冬奧會給予財政支援一事進行投票,結果反對票勝出。缺少經濟支援,奧斯陸只得黯然退出。
一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