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第2/2 頁)
,斷定這青石必是寶物,所以三次獻寶,終使和氏璧得見天日。
前兩次獻與楚王,因宮廷鑒玉高手斷言這只是凡石,而被砍斷了雙足,卞和市集抱玉而哭,言此是瑰寶,直至流出血淚,終於感動了楚文王。命玉匠剖開,果然是驚世美玉!子家工匠知道qishu&oga;ǎng,這塊寶玉一旦面世,世間就會有大的變動。
果不其然,此後兩千多年的歷史中,此玉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無數決定天下格局的大事都圍繞此玉展開。寶玉代代相傳,由趙國到秦國,再由秦國回到趙國,最後到了秦始皇的手上。
始皇巡遊之際,洞庭湖江風大作,後沉和氏璧以震水裡江龍神祇,後來和氏璧給始皇託夢,讓他派人把自己尋回宮中。
再後來,和氏璧傳給漢文帝、景帝、武帝……又至東漢光武帝、明帝等。而後,孫堅從光芒四射的水井中拉起一溺死的宮女,那宮女抱著的盒裡裝的正是和氏璧。
到孫堅戰死,和氏璧輾轉落到曹操手上,後來傳西晉、東晉、宋、齊、梁、陳,直到隋滅南陳,遍搜陳宮,卻找不到陳主所藏的和氏璧。
其後,唐太宗得到和氏璧,傳唐高宗、玄宗、肅宗、武宗等唐朝各代皇帝。五代十國時,天下大亂,後唐李從珂攜璽登上玄武樓自焚,從此歷史記載了一千六百多年的和氏璧就不知下落了……
而後,在宋、元、明有零星關於和氏璧的記載。明太祖遣徐達入漠北,追擊遁逃的蒙古皇族,以期得到傳國玉璽和氏璧,最後還是空手而回,這是歷史上最後的有關傳國玉璽的記載!
第49節:第四章卞和鐲(6)
其實從宋開始,國運就衰敗而下,到了明朝,封建制已經走向沒落。可以說和氏璧是通靈寶玉,它有自己的靈性和獨立生命。它包含了宇宙萬物的所有正陽之氣,是陽剛之玉,威力極大!相傳得和氏璧者得天下,那是因它本身秉承的浩然正氣,能扶正祛邪。有道之人得到它,它就會助其統一天下,結束戰亂,惠及萬民(如唐太宗李世民);奸邪之人得到它,就會受到懲罰;亂世之人得到它,那它就會自己選擇主人(如孫堅得到它卻不得善終,終究還是流向了將回歸晉的曹魏)。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