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以夢為馬(第2/2 頁)
慢慢等老。曾經多少雞鳴犬吠、桑陌交錯的桃花源也不復存在。
中國自古就是小農經濟,推翻老百姓頭上三座大山也是走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農村應該是中國人的主戰場啊!如今7億的農村人口,應該是巨大無限的市場啊!可是誰又在意呢?沒有政策支援,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了政策支援後,層出不窮的手段套取國家補貼,導致農村面貌依然原地踏步。農村就像被狼群包圍的羊群,一步一步退到懸崖邊,後退是死,原地不動是死,倒不如試一試衝出重圍,活一隻是一隻。
金刀想到了初中學的一篇課文《羚羊飛渡》,講的是一群羚羊被狩獵者逼至懸崖邊上,面對進退維谷的絕境,羚羊群因恐慌、無助而發生騷動。雖然羚羊善於跳躍,但是就如同人一樣都有跳躍極限。從懸崖一邊到另一邊的距離,遠遠超過了羚羊的跳躍極限。然而,令狩獵者震撼的是,羚羊群忽然自動分成了兩隊,一隊是老羚羊,另一隊則是年輕的羚羊。為了種群的生存,羚羊群採用了犧牲老羚羊,挽救年輕羚羊的方式,一對一地飛渡懸崖。
這鄉村的老人不就是老羚羊嘛,而走出去的年輕羚羊是否紮根到大城市呢?一切都未可知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一種想法在金刀的腦海裡形成,或許那就是未來他要走的路吧。
把菜地蓋上一層幹稻草,再撒一遍水。自己不在的時候可以防止雞或者鳥來啄食。把家裡打掃一遍,收拾好自己的東西,明天可以回學校了。走之前有個地方要去緬懷一下。
在金刀的故鄉,另外一個村子裡走出過一位“以夢為馬”的詩人,他的傳說流傳了很久了,從金刀出生的那一年開始的。以前金刀只看過他的詩歌。從文字裡能感受到屬於那個時代的激情和彷徨,就像金刀感受自己這個時代的激情和彷徨一樣。他用無限的激情創造了無限的詩歌,哪怕為此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那是一個神聖的地方,他的墓樸素、大方,一條黃龍盤在墓碑的頂端,墓身正面有兩個小龕,放著他從西藏揹回來的那兩塊瑪尼石,被他父親鑲嵌在右邊的佛龕裡,那兩塊石頭重約20公斤。父親深知那是他深愛之物,便把它留在墓上陪伴他。墓初修時無碑,1994年以他年幼的侄兒、侄女的名義立了這塊碑。按照金刀老家的風俗,自殺是不吉利的。村民們很難理解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不遠千里,來這裡祭奠,緬懷一個自殺的人。
其實他像一顆年輕的流星,爭分奪秒地燃燒,怕落到地球的時候砸傷人類。
金刀回家寫了一首詩,《悼念“以夢為馬”的詩人》:
人生如大海,潮起潮落。
安全靠岸或風浪捲走,
都是自由之身。
月升日隱,週而復始
快樂和幸福或酸甜與苦辣
都是自由之事
歲月奴役了人類
理想遠離了大腦
那多彩的雲朵是個噩夢
宇宙已將人和天劃開
沉淪,不可沉淪.
在昏暗的天底下,
帶著不可抗拒的死亡,
挫敗那沉淪吧!
以夢為馬的詩人,
我和你一起馳騁,
去奪了那奴役者的權,
在人類慘淡的季節。
希望天才的詩人能與自己靈魂契合,去做那夢,去尋那“野馬”,在這片廣闊的天地之間。
喜歡彘場記請大家收藏:(www.630zww.com)彘場記【630中文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