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第1/3 頁)
先前的多波空中打擊已經摧毀了東國軍隊的多處陣地,更重要的是摧垮了東國軍隊士兵的心理防線。中國軍隊和西軍隊全線出擊,勢如破竹。
一邊是士氣如虹,一邊是驚惶失措。再加上中國空運到東國的快速反應部隊奔襲而來,在陸海空的立體打擊下,東國有很多軍隊都不戰自潰。
除了東國軍隊的少量精銳部隊仍在頑強抵抗外,其他軍隊都無心作戰,不斷有整團整營的建制宣佈投降。
令人稱奇的是,在運往東國的快速反應部隊中,還有近八百名來自中國和世界各地的媒體記者。
北京時間11月13日中午,在初冬燦爛的陽光下,全世界包括東國的電視觀眾都看到了壯觀的場景。
中國快速反應部隊的一支先頭裝甲部隊正以極快的速度在東國的公路上向前推進。
鐵流滾滾,塵沙飛揚,有種勢不可擋的氣勢。
這是一場現代戰爭,媒體也是戰爭本身的組成部分。公共輿論也成為了一種戰爭武器,能對戰爭本身迅速產生影響。
隨軍行動的記者近距離地報導了這場戰爭。這些同步傳往全世界的新聞引起了不同反應,一些國家保持沉默,一些國家贊同中國的行動。
為了贏得國際輿論的支援,中國政府和軍方採取了嚴格的預防措施以減少平民傷亡,尤其在空襲方面做得相當出色。中國軍隊選擇了最適當的炸彈和飛彈,用摧毀目標所需的最低爆炸力實施打擊,儘量減少對軍事目標附近的民用建築的破壞。
而東國民眾看著電視裡飛速向全國推進的中國軍隊和西國部隊,聽著反覆宣告&ldo;絕不傷害東國平民&rdo;的講話,已經接受了東國很可能將不再存在的現實。
面對這樣的形勢,馮穆元意識到自己已走入絕境,目前惟一的退路便是撤往海外,不能再留在東國。
一行人迅速做出決定,立即執行&ldo;元首後撤計劃&rdo;。
馮穆元命令國防部長和陸軍總司令繼續留守,指揮東國軍隊的抵抗,而讓參謀總長兼空軍總司令琅昆及夫人與自己同行。
琅昆好不容易才與兒子琅雄聯絡上,得知他的戰機根本無法起飛,人也被困在基地,但並未受傷。無奈,他現在已無暇顧及兒子,只得攜夫人登上重型裝甲防爆車,隨總統車隊向海邊的秘密機場撤去。
車隊在近海山脈中疾行。
本來,按計劃還有海軍陸戰隊和其他特種部隊隨行保護,但這些部隊正在東都近郊和市區內與中國軍隊激戰,無法分身。現在這支車隊只有國安局的特勤人員和部分憲兵護送。
人人的情緒都十分緊張,只有楚寒秋鎮定自若,穩穩地開著車,按照經過數次演練的路線向那個秘密直升機洞庫飛馳。
當車隊經過一個山谷的時候,忽然從兩邊山坡上冒出了中國的特種部隊。各種輕重武器一起開火,火箭彈和反坦克飛彈嗖嗖地直向谷中she來,不斷有汽車被擊中,翻倒在地,起火爆炸。
楚寒秋一刻也不停留,腳下猛踩油門,雙手急打方向盤,驚險地躲過種種攻擊,衝出了伏擊圈。
在後面護送的憲兵車隊卻被強大的火力網攔截住,寸步難行。
很快,激烈的槍炮聲被遠遠地拋在身後,車廂裡的好些人都抹著額上的冷汗,長長地吁了口氣,但都不敢吭聲,深怕打擾了全神貫注的楚寒秋。
傍晚的斜暉將山坡的影子拉得越來越長,秋風吹拂著山上的長糙和樹木,樹和糙的每一下搖動幾乎都讓車隊裡的人心驚肉跳。
終於,那座挖空了山腹而建的直升機秘密機庫已經在望。
大家剛剛鬆了口氣,山路兩旁卻聚然響起了激烈的突擊步槍和火箭炮的she擊聲。
眾人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