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我的英國筆友(第2/2 頁)
是英國外交的重大勝利。
說的天花亂墜,其實根本就沒說什麼特別重要的事情,除了表達感謝之外後面也就沒什麼了。
奧古斯特覺得就這樣把這條線埋進土裡感覺有點太虧了,不如一直跟維多利亞聊天吧,維多利亞可不比自己,她每天閒得很,作為立憲君主,她不用管國家大事,可以但是沒必要,她的首相和其他的大臣會幫她搞定一切,而普魯士這邊,很多事情都要奧古斯特親力親為,她很想靠緹娜完成一些事情。
但是緹娜作為被自己扶持上來的首相,很不受待見,奧古斯特還得幫她開路,不然她在國會想說幾句話都是很難的,奧古斯特刻意的將自己的一些政績都算到緹娜頭上,緹娜在民間的形象也變得正常了起來,再過不久緹娜就可以開始實行她的政策了。
在得到了那麼多先進的器械後,第二階段的工業革命也算是正式開始了,首先由國家主導的全面工業化,成立了普魯士軍工複合體,包括毛瑟、克虜伯、萊茵金屬、柯尼斯堡造船廠等多家國有軍工企業。
在奧古斯特的支援下,緹娜開始大膽嘗試新的政策,奧古斯特也給了相當多的建議。
普魯士新建立的機構,柏林證券交易所,這是目前普魯士官方唯一合法的股份交易所,受制於國家監管之下,私人禁止成立新的證券交易所,這個交易所由國家金融監管局監督管理。
對於化工、生物製藥、能源、基礎設施等企業,國家必須進行注資和股份收入,以免私人拿這些企業亂搞,國家開始全面接管軍工生產方面的一切。
普魯士國家銀行成立,這是民眾購買國債、存款的渠道,是整個國家最有信用的銀行,其他私人銀行必須擁有國家銀行發的牌照才能營業,資本主義的生長必須符合國家需求。
在全國多建設兩千多公里的鐵路,設立小學,對童工進行限制,禁止八歲以下兒童進入工廠,十六歲以下兒童禁止從事高危行業,未成年人的工作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
開展義務教育,兒童應當擁有接受教育的義務,家長應當擁有送兒童上小學的義務,全國各地新修建大量小學,在全國修建五十間專門培訓高等技術人才的高等技術學院,在勃蘭登報,萊茵蘭,斯圖加特,柯尼斯堡等工業中心創辦大量的中等技術學院跟短期技工培訓中心。
為工業革命源源不斷注入勞動力,以四大工業區為核心,建造大量的基礎設施,連線材料原產地以及進出口貿易樞紐,對彩票和保險企業進行監管,部分壟斷企業強制國有化。
對沒收的土地,以及帕賽瓦爾本身擁有的土地進行國營農場改革。
廢除農奴制,對容克地主階級發放津貼,政府花錢為農奴贖身,工廠主可以提前向國家申請,農奴進入工廠後每個月都需要向政府還錢。
這一長串的改革讓許多階級的利益都收到了侵犯,但是由於有之前的工業改革方案的前科,大家的態度都溫和了許多,奧古斯特也並不吝嗇,給了國會議員,還有其他封建舊勢力相當的好處和轉換階級的通道,他們也樂意賺更多的錢,紛紛開始了轉型。
而農業方面的容克階級沒有辦法,只能先苦一苦糧食的產量了,政府透過購買土地的方式得到了許多耕地,並將這些耕地交給農民,他們對耕地有使用權,但所有權是國家的。
能夠做到這些,英國的幫助必不可少,僅僅是下半年,奧古斯特跟維多利亞的書信交流就高達六百封,幾乎每天都有,從原本的談國事到家長裡短,維多利亞好像有點喜歡上這個來自普魯士的筆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