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其他小說 > 深山蟬鳴 > 第四章 米

第四章 米(第1/2 頁)

目錄
最新其他小說小說: 府山之事攻略仙君後,我被他殺了198次逼她替嫁?福運全被真千金帶走啦蘇瑛奇遇記奧特曼盤點:重新開始都重生了,誰還願意做舔狗跟男主的病弱小叔互換身體後穿成炮灰皇女,我靠寵夫郎贏麻了系統逼我完成攻略劇本山下那對小夫妻重回九零,豪門小保姆升職記造反從荒溝村開始小師妹,你強的很不合理空間靈泉帶我重生賺億萬家產換親後不嫁王爺,嫁將軍她想鹹魚躺,非逼她造反撩她入癮被迫繫結生子系統:男主愛不釋手太上皇三歲:皇上站我身邊如嘍囉檀健次:繁星若你

1996年8月11日,三峽庫區一期水位移民工程全面啟動,此後的十三年中,湖北和重慶二十個區市縣總計131萬移民陸續搬遷離開自己的故鄉,其中有166萬人選擇外遷安置。

三峽鎖鑰世無雙,?百萬移民彰精神。

這項值得在任何歷史課本上大書特書的人類文明壯舉被稱為——三峽百萬大移民。

不過對於1998年的楊守安而言,生活似乎並沒有發生什麼實質性的變化,唯有一件事讓他苦惱,那就是村裡的小學要拆了。

雲陽村的小學建在張姓祠堂裡,這祠堂大約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因為保養得當,所以看著依然乾淨整潔。

張姓是村裡的大姓,大概有百來戶人家,八十年代中期的時候巫山各個村子開始時興續家譜、修祠堂,雲陽村的張姓人家也跟風開始籌劃要湊錢把祠堂翻新,順便舉行點大規模的祭拜祖宗活動,以彰顯家族的香火繁盛和太平生活。

當時有人提出要把小學搬出去,由縣裡教委出資,重新蓋個新的校舍。

為了這件事他們還特地成立了個“委員會”,並給張姓在外面有頭有臉的族人寫信,反正就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主意的出主意。

一位在北京做官,平日裡極少和家裡聯絡的張姓長輩對此熱烈響應,單人掏出一萬塊錢的工程款,但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小學不能搬,不但不能搬,連祖宗牌位上“千秋萬代”的字樣也最好換成“書山有路”。

回信寄到村裡,張姓幾個當家人聚在一起反覆研究,討論了好幾天都依然無法理解這波操作的含義,後來是家族裡幾個德高望重的老人在商量過後,力排眾議,決定按照捐款人的意思來做。

修祠堂是以修小學的名義進行的,張家人把整個過程搞得熱火朝天,雖然沒有點高香,沒有放鞭炮,但殺豬宰牛順便暗地裡續族譜的事情一刻也沒落下。

動靜搞這麼大,十里八鄉自然是傳開了,大傢伙都知道雲陽村的張家族人重修小學,支援教育事業,主動為國出力。

訊息傳到巫山縣裡,領導自然是大受感動,祠堂剛一修完,相關部門就送來了一批嶄新的課桌椅,當然少不了還有一面錦旗,上書“百年樹人,振興中華”。

張家人恍然大悟,開始感念那位北京長輩的遠見和恩德,這些年對他的抱怨也煙消雲散,甚至在夜裡還跑到村外面對著祠堂的方向點了高香、放了鞭炮,弄得村裡的外姓人莫名其妙。

當然對於楊守安來說,這些舊時趣事的真假並不重要,他在意的是現在小學要沒了,他唯一的收入來源也就跟著消失了。

自從嘎公去世以後,楊守安就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危機”,家裡的房子和半畝田地雖然還在,但指望那點苞米和紅苕來養活一個12歲正在長身體的孩子顯然是不現實的。

對於楊守安這種情況,老書記也是操碎了心,多次到鎮裡奔走,給申請下來了特殊幫扶的名額,同時還給在村小學裡安排了個兼職的崗位。

工作內容其實就是給住在小學裡的六位老師做後勤保障,燒飯、劈柴、偶爾洗洗衣服什麼的,力所能及,又不失體面。

相比而言,報酬就顯得非常豐厚——免去楊守安的學費,同時每個月再補助三十塊錢。

別小看這三十塊的重要性,當時雲陽村普通務農家庭的年收入攤到每個月也就一百出頭,對於楊守安這樣“一個人吃飽,全家不愁”的來說,已經算是天大的“恩惠”了。

所以面對如此重大的人生變故,楊守安自然是急切地想要找一個解決的辦法,此時他正站在村口的大樹下左顧右盼,等了很久才總算是看到個瘦得跟個猴子似的人影走過來。

“阿四,怎麼說?問到新小學要建在哪裡沒?”

目錄
誘她輕吟流放後,老祖宗領族人富甲一方了五歲寶寶別亂來彈幕劇透,我在病嬌大佬懷裡撒嬌霍少的腰軟小嬌妻離婚後,前任親哥對我佔有慾拉滿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