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為她揚名(第1/2 頁)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護住軟肋的方式,對於這件事太子和宋隱如出一轍。
翌日清晨,南下的沙塵小了許多,眾人不敢再耽擱疾向南方奔逃,直至暮色時分才回到玉凌關。
太子率人親自迎了眾人入關,浩浩蕩蕩的人群中於景竟然瞥見了跟在太子身邊的顧辭。
除了面對於景時面上帶著難言的愧色之外,十六歲的少年儼然一副士兵的姿態。
於景氤出了眼淚,垂眸行禮沉聲向太子覆命:
“啟稟太子殿下,微臣隨謝綜祺等二十八名大朔使臣奉命出使金湯不利,致使四公主和二十八名使臣慘死戎人屠刀之下,唯微臣同一百零一名護衛僥倖活命逃出。”
邊塞官民譁然,太子隨即又是一番慷慨陳詞直指戎人背信棄義。
這是徹底撕破臉皮的訊號。
“若是王妃,她不會將那東西給太子的。”隊伍中的林牧尋隙低聲向身旁的宋隱嘀咕,“她這是為你才以身犯險。”
聲音篤定和於景倔強一樣,一樣是在勸說自己不要將那張絹布交給太子。
他們都還不知道暗樁暴露的事。
宋隱默不作聲,已從太子此番陣仗中明白了八九分。
他和自己是一樣的想法。
果然如宋隱所料,太子不疾不徐地為於景冠以功績。
“趙使者機敏過人暗中籌謀許久,雖不能迎回公主,但她孤身涉險接應了大朔暗樁,成功拿到了重要機要……”
於景越聽越覺得不對勁,小心翼翼地抬眼尋著宋隱的身影。
兩人的眼神越過人群交匯,遙遙間淚眼婆娑。於景明白了宋隱的用意。
他假意接受了自己的好意,實則是怕自己倔強不肯聽他的建議。
這一次換作將士們詫異。
既是重要的情報,太子為何要大張旗鼓地張揚出來?
林牧擰緊了眉頭。按著劍柄低垂著目光想要捕捉眾人中的異動。大朔在戎人土地上佈下暗樁,戎人也照樣能在大朔的城池中豢養細作。
他沒有看到隱匿在人群中的異樣,不禁抿緊了嘴唇注視著身側的宋隱,吐露了心中的疑問:
“這一次當真只是為了她?”
宋隱略帶疲乏的答:“不是。”
宋隱適時上前,將懷中的東西呈給太子。二人的眼神短暫地交匯,將心照不宣的思量藏進另一件籌謀中。
太子意味深長地看了於景,又掃著眾人揚聲說:
“此使臣實為女兒身,真名趙子瑩!”
眾人一陣子譁然,張望著打量於景,又不得不漸漸生出滿眼的欽佩。
太子此番並非只是為了於景討得功績美名,於是高聲繼續說:“她乃先賢妃娘娘之胞妹、吏部左侍郎次女、四公主伴讀趙子瑩。”
這一串名頭對於邊境官民而言稍顯陌生,但他們對於廣平郡王的熟悉又恰好彌補了這份陌生,很快人群便嘀咕起了廣平郡王妃被太后遺詔所廢黜之事。
短暫的起落裡,於景似乎明白了太子的用意。如此大肆張揚的的功績,可以震懾太子妃和壽王,可以讓自己名正言順地重回永安,但是也徹底斷絕了重新回到宋隱身邊的可能。
太子這是要徹底將自己禁錮在自己身邊了。
憤懣羞愧盈滿心頭,於景頹然地扭頭望著宋隱想要搜尋一絲他對此並不知情的可能。
結果卻令人失望。
林牧繃緊了下頜拽住歸隊的宋隱的胳膊,壓著聲音質問:“你是將她當做物件讓給太子嗎?”
“不是……”
“撒謊!”
……
夜色寂寂,於景和扶翠幫著翌日一早啟程回永安的六個宮女預備行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