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第1/5 頁)
油紙包肉,肉裡連根骨頭都沒有,沒有一寸硬物,絕不讓崇禎自盡。
崇禎見了如此周密的安排,自然知道兒子並非倉促準備,心中突然有些失落:兒子已經長大了……繼而又有些安心,似乎真的相信了兒子能夠力挽狂瀾。
朱慈烺將周後與坤興送上了另一架馬車,安慰道:“母后,兒臣已經有了萬全之策,我大明絕不會就此覆亡。”
“刀槍無眼,我兒小心些。”周後撫著朱慈烺的面龐,眼中噙淚,柔聲勸道。
朱慈烺應聲而去,命人驅趕車駕,從紫禁城側門而出。當日大臣們南幸討論了那麼多護衛、行宮、糧草等事,如今只是一架馬車就可解決,無疑是給了那些理論家一記耳光。
劉若愚也進了宮中,找到朱慈烺道:“殿下,適才王承恩來報,說城下賊兵遣了故宣府監軍杜勳入城,要與朝廷和談。”
“與他談。”朱慈烺道:“其他人抓緊時間,將印璽國寶,宗廟神位都運出去,你親自按號核查。”
劉若愚點頭應是,轉身就走。
“騎馬!”朱慈烺叫道:“凡諸事官,一律賜禁中騎馬!”
宮裡這麼大,要跑來跑去辦事得多花時間?而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
劉若愚早就將維持朝廷、內廷需要的物件一一編號造冊,誰負責何物也都一一寫得清晰明瞭。甚至就連內官的撤退的路線都已經演練過了,很快就在宮中形成了一條井然有序的隊伍。許多逃散的宮人見這隊伍齊整,不自覺地就靠了過來,還以為是皇帝要出宮南幸。
劉若愚也不與他們客氣,指使他們搬些重物。
朱慈烺從內宮女官手裡拿到了玉璽,回到武英殿,快步上了寶座,對下面驚詫不已的侯方域道:“起草,封吳三桂為廣寧王,以山海關至廣寧三百里為廣寧國,照朝鮮例!”
侯方域早就準備好了紙墨筆硯,此時不免驚恐:“殿下!這是……”
“這就是聖旨!”朱慈烺抬了抬下巴:“讓他吳氏永保此國。”
侯方域一直以吳偉業為前車之鑑,絲毫不敢違背朱慈烺的意思,龍飛鳳舞寫了起來。到底是江南才子,一篇漂亮的封誥文書寫得古樸雅緻,文不加點就寫成了。就這還是他惦念父親,不知道東宮侍衛是否已經去詔獄將父親救了出來。
朱慈烺只帶了閔展煉一隊高手入京,保護自己安全。隨後潛入京師的卻足足有一個千總部,正是蕭陌統領的左軍千總部。他們入城之後即刻分赴各地,起出東宮庫藏的現銀,和重要人物,押送出京。另有一隊文士,以侯方域為首,跟在朱慈烺身邊,隨時起草文書。
除了封吳三桂為王的封誥,還有赦免崇禎年間文武大臣的詔書,以及天子南幸留都,著令文武官員南下隨駕的敕令。至於許多調撥軍隊的文書,因為不需要文辭斐然,便交給了其他秘書,一時間武英殿中墨香四溢,沙沙成韻。
“臣沈廷揚拜見殿下。”沈廷揚處理好了最後一波人事,進宮見了朱慈烺。
“此番能得五梅公襄助,真是大明之幸。”朱慈烺親自迎了下來。
他在外行軍打仗的這些日子,京中沒有人執掌全域性。劉若愚能將宮中安排得穩妥,於外廷卻無能為力。諸位尚書雖然也都傾向太子,但絕不會為太子的事奔走,最多也就是暗中給些方便。
將五萬工匠分批運往山東,全靠沈廷揚盡心盡力。因為開始是說安置在江南,沈廷揚已經在江南置了許多莊子,結果朱慈烺改在了山東,沈廷揚便自己貼錢,又在山東找了不少地,將人運過去,乃至於用來安置的銀子都是沈廷揚的祖產。
“真是忠義能吏!”朱慈烺扶住沈廷揚的手臂:“陛下已經南幸,這算是最後一批了。”
沈廷揚道:“殿下,當年壬辰倭亂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