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民族服裝有可為(第1/3 頁)
松嫩平原小興安嶺林海深處,嫩江上游的支流上,覆蓋著厚厚冰雪的紅石峽,在凜冽的寒風中頂風聳立,發出一陣陣不屈的嘯叫聲,讓廣袤的原始森林和寂靜的河谷更加深幽清冷!
李一帆和莫日根、烏恰兒、果欽三人一起,在冰天雪地的紅石峽上游支流的山谷中一邊喝著美味的清燉野雞湯,一邊吃著五香烤兔肉,一邊談論讓烏納吉鞣製毛皮開毛皮加工廠的生意。
李一帆問果欽說道:“你們以前鞣製毛皮都賣到哪裡去了?”
果欽回答道:“我們自己打獵得到的毛皮,自己鞣製,自己製作褥子、帳篷、蘇恩、手套、靴子、帽子,我們也不賣,都是部落內自己製作自己穿戴,最多幫人制作一些,也都是幫忙的,從來沒有賣出去過!”
“你剛才說的蘇恩是啥意思?”,李一帆問詢果欽道。
莫日根和烏恰兒全都笑起來了。
莫日根說道:“我們鄂倫春人只有語言,沒有文字,蘇恩就是皮袍的意思。咱們在一起才兩三個月的時間,時間長了你就知道了。”
鄂倫春民族特色服裝蘇恩,是冬裝皮袍、皮襖的統稱。
蘇恩是鄂倫春語音譯,廣泛流行於大、小興安嶺地區。
蘇恩以五到七張秋冬季長毛狍皮製成,極保暖禦寒,一件最少可穿三年左右。
也以鹿、犴毛皮製之,可穿四年以上。毛磨掉後可作春秋夾衣穿,又可穿三年。縫做一件蘇恩大約需要五到八天時間。
以前,紐扣以鹿骨、犴骨、獸角或木製,後用銅釦,本為自用品,隨著鄂倫春人慢慢更多地融入廣泛的社會活動,有的鄂倫春商戶製作後由原來的以物易物,開始當作商品出售。
男裝叫“尼羅蘇恩”,女裝稱“阿西蘇恩”。
李一帆知道了原來蘇恩就是皮袍的意思。
李一帆繼續問道:“那咱們四家鄂倫春人家中,誰會製作蘇恩呢?”
莫日根說道:“製作蘇恩要說是鄂倫春女人都會做,也都必須會做的手工,我們常年遊獵在廣袤無垠的林海中的人,不會做衣服,那不是開玩笑嘛,但是要說做的最好最漂亮的人,那就要數我家蘇娜了。”
原來作為家中長女的蘇娜很小的時候就跟母親學習手工製作,母親告訴她說:“這裡的一針一線都藏著鄂倫春人跋山涉水、狩獵生活的故事。”在蘇娜很小的時候,母親天天都在縫製獸皮物品,耳濡目染間她也就喜歡上了這門手藝,直到現在每每看到母親留下的“蘇恩”(鄂倫春語,譯為:狍皮大衣),眼中都會不由自主的浸滿淚水,她說:“這份技藝就是母親留給我最好的禮物。”
李一帆聽到莫日根老婆蘇娜是製作蘇恩的高手,果欽的老婆是鞣製毛皮的高手藝人,就笑著說道:“咱們剛認識不久,不知道咱們幾家人也是藏龍臥虎、人人本領了得呀。那麼我問一下烏恰兒你老婆哪一樣手藝最好呀?”
烏恰兒臉紅了,笑著說道:“我老婆會煮狍子肉,這次回家我請你去吃。”
莫日根幫忙說道:“烏恰兒,你不要不好意思嘛,你老婆嶽有華的刺繡手藝是最好的,以前,凡是結婚的人,都會提前找你老婆在嫁衣上,繡出花樣和圖案,你不好意思了?”
烏恰兒臉紅脖子粗地說道:“繡花不當飢不當渴,那是最沒有一點用的手藝。我老婆就是閒的沒有事了,自己搞一點刺繡,那是玩的。”
李一帆聽到大家的話,再考慮以後的發展方向,也就沒有再接話,趕緊收拾行李和炊具,裝上爬犁,準備回到新找的獵場。
鞣製毛皮引來了蘇恩製作,又帶出一個閒的無聊的刺繡高手,現在高檔民族服裝生產流水線主體架構已經完備。前端的原材料和後端的產品銷售,他們鄂倫春人自己現在肯定是不具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