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召喚的原理(第2/3 頁)
或者不預先傳遞“個數”,而是在所有引數都傳遞結束後,傳送一個特殊的識別符號做為結尾,表示引數傳輸完成了。
顯然,作為召喚者的人類是不會有那個功夫先去統計清楚一共有多少個引數的。
也統計不清楚,裡面除了部件,肯定還得有許多關於如何組合部件的引數。
所以唯一的答案就是,一定存在著一種特殊的識別符號,召喚者透過它來告訴“世界作業系統”,引數傳完了,可以開始生成被召喚物了。
如果是這樣,自己有沒有可能是因為沒有傳送這個識別符號,才導致召喚功敗垂成的?
王棟暗暗奇怪,自己之前怎麼從來沒有想到過這一點呢?
那人類是如何發出這種特殊的識別符號的呢?
不能太複雜,必須是召喚者下意識就能做到的。
所以那必然是一個人們經常做,做慣了的事情。
所以它只能是一種常用的動作。
什麼動作呢?
用手去抓麼?
這時,他突然想起來了,呂繼武在水潭邊的召喚實驗,曾經得到一些實驗結果,與上述推理結果是相違背的。
這也是他一直沒有往“以手抓物品做為召喚結尾”這一方向去思考的主要原因。
呂繼武當時曾經讓一些被召喚物出現在大石頭上,他這麼做時在腦海中肯定沒有出現過用手去抓這個念頭,可是物品還是出現了。
,!
所以不是用手抓來做為引數結尾麼?
那是別的什麼動作或念頭呢?
一個人下意識地就能做得出來的?
等等,王棟好像抓住了某個答案的閃光。
他清楚地記得,當時被呂繼武成功召喚出來,直接顯現在石頭上的物品是漁線、礦泉水和黑魚,其它的都沒有召喚成功。
而這些物品在大石頭上顯現的那次,都不是它們被第一次召喚了。
而王棟親眼見證了漁線和礦泉水第一次被召喚時的情景,都是出現在呂繼武的手掌中。
魚是更早的時候被呂繼武首次召喚出來的,王棟雖然在旁邊,但搞不清楚呂繼武的思考過程。
之後可以找個時間問問他,但現在只能先忽略這個樣本。
所以,有沒有可能,第一次召喚時才需要“手抓”這個特殊的識別符號作為結尾,之後就不再需要了?
而做到這一點其實很簡單,只要“世界作業系統”為每個召喚者都儲存一個資料表,用來記錄這個召喚者曾經召喚過的所有物品。
第一次召喚時,根據召喚者傳遞過來的引數,“世界作業系統”解析召喚物品的各種細節,並構建了該物品的模型,並把這個模型記錄在資料表中。
當表中記錄過的物品被再次召喚時,“世界作業系統”是直接用那個表中儲存的模型去生成物品的,不再需要物品的細節去重構模型。
由於非首次召喚不需要詳細的物品引數做為描述,因此也就不需要特殊的識別符號做為結尾。
所以呂繼武在石頭上做實驗時,不需要想象用手抓這個動作,也能召喚來漁線,礦泉水和魚。
反之,他在大石頭召喚的其它物品都失敗了,因為這些是首次召喚,他當時又沒有正確提供手抓做為結尾符號。
王棟越來越激動:“這個邏輯說得通,如果我是寫“無中生有”這個系統呼叫程式的程式設計師,一定也會這麼幹。”
“每次重構模型肯定都需要額外的計算開銷,構造過一次就存起來重複用,肯定是最省資源的方法。”
所以於麗珍、林秋妍等人召喚起曾經召喚過的物品時都會特別輕鬆,從來沒有失手過。
王棟覺得自己終於弄懂了召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