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殺人不說還要誅心(第1/4 頁)
汴州運河某個渡口邊上,有許多民夫在搬運木料與石料。不遠處,一個規模龐大的建築,四四方方的帶著圍牆,正緊鑼密鼓的加緊建設。
民夫們揮汗如雨,哪怕初春的天氣還帶著一絲寒意,卻依然穿著單衣挑土,有如螞蟻搬家一樣。
從佔地面積看,不亞於一座小城。
那便是朝廷準備新建的“太倉”,專門用於囤積糧食與食鹽,以應對未來的各種複雜局面。
比如說因為洪水而造成的大饑荒。
穿著便服,看起來跟個農夫差不多的方重勇,指著遠處的糧倉對身邊的劉晏說道:“你看,百姓們為了他們自己的事情幹活,可比修什麼宮殿要積極多了。在修建宮殿的工地上,監工們只要不拿著鞭子催進度,民夫們就開始摸魚。”
其實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這些民夫幹活的積極性很高,跟建設皇宮的那批人,完全不是同一種精神狀態。
方重勇的話可謂是一針見血。
“還是右相有高招。
朝廷只是說太倉將來可以分期借貸給周邊百姓買種糧,並且種子種出不出來包賠。
百姓們就聽從一紙號令就前來建倉城了。
宮殿雖好,但民夫們自己又不能住,當然是不會太上心,此乃人之常情也。”
劉晏呵呵笑道,替方重勇解釋了一番。
是啊,為了和自己相關的大事而勞作,很多人都願意免費去出把力的。沒有這種意識的人,早就已經被嚴苛的生存環境淘汰掉了。
太倉建立後,不僅可以抑平糧價,而且朝廷還願意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借貸糧食種子給農民,並且為種子做擔保,確保種下去以後不會絕收。
總算是幹了件喜聞樂見,造福於民的好事。
劉晏就是佩服方重勇這一點。
大的口號喊得少,總是做力所能及的“小事”。每做一件事,就能把這件事辦成。
汴州這裡的變化,也是一點點顯露出來的。
“人性趨利避害。推己及人,若是官府攤派徭役,攤派給本帥建宮殿。
估計本帥也是沒有興趣去做的,沒好處的事情誰去做呢?”
方重勇擺了擺手,不以為意說道。
像是建太倉這樣的事情,是對所有人都有好處的。越是窮苦人,往往越是依賴於太倉的賑濟。他們想不上心都不行。
反倒是那些世家大戶們,對太倉這玩意相當痛恨。
原因無他,妨礙那些人在災荒的時候囤積居奇。讓他們沒辦法藉機高價售賣糧食,低價買地罷了。
建太倉的時候,如果那些未來極有可能因此受益的人,都不願意站出來幫忙。那麼等災荒來臨的時候,這些人被餓死也是活該。
天助自助者。
此刻運河已經結凍,汴州的運河渡口,也從冬日的死氣沉沉,恢復到如今的接踵摩肩,船來如梭了。
運河經濟具有極為強烈的“季節性”特徵。運河水位越高,漕運的速度就越快,沿運河各渡口就越繁忙。
如今便是一副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景象擺在眼前。
“今年秋天,誰是騾子誰是馬,就會露出底色了。”
方重勇忽然沒頭沒腦的,來了一句聽起來莫名其妙的話。
“右相是說……”
劉晏一時間沒跟上對方的腦回路。
“我們一直在種糧食,但在很多地方,某些人的心思,卻未必在這上面。
民以食為天,缺糧是要出大事的。
等秋收的時候,誰花的心思多,誰沒有花心思,從收成看就一目瞭然了。
哪個地方缺糧,哪裡就是我們下一步要攻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