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情況完畢(第2/2 頁)
在本質上還是有所區別的。
所以現在第一就是窮兵黷武,以印度威脅論,迫使阿富汗斯坦汗國保留大量軍隊的同時,還要接受奧斯曼的駐軍。
而因為抱有大量軍隊的原因,造成沉重的負擔,使其無力發展國內的經濟,透過一步一步的控制,最終使阿富汗斯坦汗國成為一個新的突厥文化繼承者。
到那時就可以兄友弟恭,大家都是一家人,所以一個政府就夠了。
“駐紮在阿富汗斯坦汗國境內計程車兵一定要多多注意。”阿雷·斯特語氣嚴肅的說道。
“任何行動,以及可能會被過度解讀的行動,都必須在得到命令之後才允許行動,未得命令擅自出動者,軍法絕不容情。”
“請陛下放心,臣下必定會嚴格約束當地駐軍,促進兩國深入化交流的。”埃夫利克·曼弗瑅點頭應道。
“阿富汗斯坦汗國的蘇丹目前可有沒有什麼異動?”阿雷·斯特問道。
在阿雷·斯特的預想中,作為推翻了英國殖民統治而上位的君主,哪怕現在年邁了,也不會說讓國家的大權旁落。
畢竟奧斯曼人搞奧斯曼化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之前因為處於戰爭情況下,剛剛結束與德國和其同盟的戰爭時,奧斯曼雖然將印度河以西的領土交給了阿富汗斯坦汗國。
但是也讓他們更改了國名,更重要的是印度河以西的領土是屬於印度的,而奧斯曼和印度之間並沒有簽訂任何條約。
從國際法上來說,印度河以西的領土在法理上還是屬於印度的,而阿富汗斯坦汗國根本不是英美兩國的對手。
所以才被迫接受了奧斯曼帝國的駐軍,而奧斯曼打的什麼主義,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但是現在有共同的敵人,所以說……
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阿雷·斯特自己都害怕那一天突然阿富汗斯坦汗國就反水加入美國陣營了。
阿雷·斯特也相信阿富汗斯坦汗國是不願意被奧斯曼所吞併的。
“陛下,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特別的動靜,不過召見官員的頻率卻有些許下降,還沒有查明原因。”埃夫利克·曼弗瑅恭敬道。
“已經加強了監視力度,絕不會讓局勢脫離我們掌控。”
作為一國的領袖,任何變動,哪怕沒有確切的證據,也是需要密切關注的。
一言一行,對於國家來說,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動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