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第1/2 頁)
「韋章、馬保南等佞臣貪汙受賄、敗壞綱紀、禍亂聖聽,令公主與朕離心,陷朕於不義,害盛朝萬民於水火之中……」
永隆帝眼見叛亂不可遏止,故技重施將橫徵暴斂殘害百姓的亂政罪名歸咎於韋章馬保南為代表的奸官集團,判斬首示眾。
一行人斬首那天,全皇城的百姓都出門圍觀,用石子砸他們,人還沒到刑場就已經頭破血流。
「就是他們陷害神女,那本來是我們的公主殿下,是天界派下來幫我們的,就這麼被趕走了!」
「這群狗官!害苦我們了!」
永隆帝懾於天威,命還在負隅頑抗的守官們班師回朝先保衛皇城,另外命人在光幕底下寫大字,試圖引起裴今注意,與天界求和。
求和條款竟然是皇室願意迎裴今回宮給予正名,見直播不予回應才從割讓城池步步退讓到願和天界共同治理國家,均被義軍回絕。
舊曆永隆三十五年,新曆元年六月八號,全盛朝宣佈無條件投降,永隆帝被迫退位。
這一訊息隨著《新聞播送》被昭告天下,所有盛朝百姓和現代觀看直播的觀眾都陷入一片歡呼之中。
因為這不僅代表戰爭結束,還代表天界帶領的新時代即將開啟。
天下已定,百廢待興,首要就是建立新的政權。
從那些義軍領袖中找一個可擔重任的不難,難的在不管權力給到誰,其他人都會不服。
大家本來平起平坐,憑什麼他壓我一頭?
組建議會採取投票制的話,那些一個地方起事的基本都是鄉親甚至來自同一個宗族,派系之爭無可避免。
最後,有且只有一個人登位,才能讓所有領袖、和天下人都心服口服——
裴今。
神女在民眾中的空前聲望與黏聚力可說是得民心,背靠泱泱大國的軍事力量,對隱藏的野心家也是一個震懾作用。
「這是歷史賦予你的責任,你不用怕承擔不了,國家會做你的後盾。」
有人看熱鬧不嫌事大,跑去借了一套影視劇裡的龍袍,被領導和裴今拒絕。
裴今想穿白大褂,但古人視白色為不詳,領導考慮給她借一套軍裝。
最後所有服飾被否決一輪,定了一款黑紅相間的漢服。
盛朝那邊也為新朝國號苦惱。
有人翻閱書籍提出一個個大氣古樸的文字,眾人舉棋不定。
有前朝歸降的禮部官員提議以女帝的姓氏為國號,稱裴朝。
有人提議以裴今的名字為國號,稱今朝。
農人出身的幾個人沒那麼多學問,直接說要不叫神女朝?
專題小組不幹預他們起名,裴今可是旁聽得冷汗直流。
要等以後打到海外去,別人問你是哪個國家呀?他們回答,我是神女朝的!
!!!
「不行,絕對不行,不要以我的名義起國號,我其實並沒有做多大貢獻。」
盛朝小團體不同意這點,列舉了她為盛朝帶來的所有改變。
「沒有你,就不存在這個新朝。」
裴今端正臉色:「為你們帶來改變的不是我,是我所展示的現代社會和科技技術,這些都不是我創造的,而是無數先輩的血汗。」
「就算是我這個人,也不是完全的個體,我的父母,我生活的時代,我受到的教育和經歷過的一切塑造了我現在的思想與性格。」
「我的父母也有他們受到的教育和培養,每個人都不是脫離集體單獨存在於世間的。」
「你們真的要感謝,就感謝社會主義和革命先輩吧。」
旁邊的領導們聽到她這番話都露出欣慰的表情。
她給新上任的盛朝領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