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如虛如玉(第1/2 頁)
在遠離中原的西方極西郡以外的未知地域有一座山,名殘斷山。
四方四稜,遠望好似方形高臺。陡峭如壁直上百丈,頂平如砥,千丈見方。
其上疏布植被,皆為菩提樹,名無方叢林。無方,即渾圓。如果凌空鳥瞰,就像是一塊正方形白色的玉石中嵌著一塊圓圓碧綠翡翠。
山頂無方叢林中,尖頂的佛殿林立,其中香菸嫋嫋,朗朗誦經之聲連綿。其間仙鶴翩翩,瑞獸靜聆佛音,充滿莊穆祥瑞之氣。
由於每當日出,此地佛光閃耀,因此,這裡就是蠻荒域大遼王朝控制之外的,西方寶光聖地,佛教的發祥之地。
數千年前,中土大能四方探索,只有一個返回之人。
那就是西去探索的成玄藏,從此,蠻荒域中土著之人方知遙遠的西方,還有一個人口和領土都不亞於中土的極西國度。
一個全民信佛的國度。
殘斷山北麓,相隔百丈,是一方形懸崖絕壁,向北一直延伸,山勢逐漸變矮。
整體看上去,就像是從殘斷山上從中折斷,然後倒下去的一般,故名倒地嶺。
傳說,此兩山本是一體,曾經高萬仞,名通天嶺,乃是仙人臨凡的落腳點。也是凡間修仙大能飛昇接引之地。
因此山如方形之柱,山石如玉,曾名天柱峰,也有人稱之為不周之山。
早在不知多少萬年前的荒古時代,蠻荒域上的物種已經很多,共分五大類嬴鱗毛羽昆。
嬴就是後來命名的人。
當時的人分為兩大類。
一是由太一開天劈地虛化後的精血所化的猿類,逐漸演化而成的人類,天生肉身強橫,具有移山填海的超凡偉力,後有文明之後命名為巫族。
另一類,由猿類繁衍無數代後,血脈退化後經漫長歲月,脫毛直立的普通凡人。
巫族除了與大型生物恐龍因爭奪資源交戰外,還彼此之間為了地盤而撕殺。
這裡,七八千年前,就發生了一場兩個巫族部落爭奪這個無方山的大戰。
致使一柱擎天的無方之山從中折斷,轟然倒塌,大地狂震。這座曾經傳說高可通另一個位面的萬仞高峰從中折斷倒榻。
化為千丈平臺的殘斷山,和連綿數百里的倒地嶺。
這裡,有數萬裡的荒漠,與中土隔離,彼此不知存在。
因為一個意志堅強的成玄藏花了五十年,才越過遙遠的大沙漠,與中土互通訊息。
在殘斷山和倒地嶺的深谷之間的一片密林中,有一座檀香之木壘成的小木屋。小木屋之中,一個面如冠玉,身如玉鑄,眉清目秀,氣質脫俗,宛如神仙的年青人盤坐於蒲團之上,手敲木魚,口誦經文。
木魚之聲清越而尖銳,誦經之聲如出金石,清朗而如鋒,直令小木屋裡的空間發生陣陣震顫,帶起片片漣漪,向小木屋外的空間擴充套件。
時急時緩,抑揚頓挫的唱響激起的陣陣波動匯入無邊虛空,激起了虛空的神秘力量,產生了和諧的共鳴,一股金色的洪流順勢而下,變成一個個金色的卍字元文,將小木屋包圍,進入木屋,將這個男子包圍,紛紛進入他的體內。
“佛光加身!如虛終於修成正果了!”殘斷山頂的無方叢林中寺院大殿香菸嫋嫋的小雷音殿,一白眉白鬚飄飄的老僧從打盤的蒲團上睜開了雙眼。
各寺院叢林深處打坐誦經的仙風道骨的僧人的也都睜開了眼。
“光有虔誠執著還不行,佛緣和天賦最為重要啊!”有修行了上百年一無所成者鬱郁而嘆。
“佛光加持啊!已成無垢之體,不壞金身,壽元千載,佛法無邊啊!”陣陣羨慕之嘆響起。
佛曰四大皆空,空不異色,色不異空。而卻空的是他人之色,而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