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破局(第2/3 頁)
趙桓話裡話外都是打算親征太原,李綱卻又忍不住有些遲疑:“官家一旦親征太原,汴京……”
“汴京城沒事兒。”
趙桓的嘴角挑起一抹詭異的弧度,嘲諷道:“不是說我大宋以仁孝治天下麼。朕倒是想要看看,上皇他老人家到底是怎麼個仁孝法。
另外,讓軍器監和廣備攻城作的人依宗愛卿所獻之圖造車,往多了造,以免浪費了上皇給朕留下一千萬錢的美意。”
……
靖康元年元月五日之前,整個大宋皇家宮殿裡面最暖和的是大寶趙吉祥所住的艮嶽宮和龍德宮,其次處理公務的文德殿,平時朝會所用的紫宸殿和開展大朝會的大慶殿,然後才是原本的二寶趙桓所住的延福宮。
至於籍籍無名的瑤華宮,因其本身就是冷宮,再加上趙吉祥也實在不是什麼好東西,所以這瑤華宮跟暖和這兩個字根本就挨不著邊,平日裡更是人跡罕至。
趙桓的忽然出現,讓瑤華宮忽然之間多了幾分生氣。
“侄兒趙桓,前來探望伯母,願伯母萬福金安。”
一到瑤華宮外,趙桓就揮手止住了一大堆的隨侍宮女和太監,只帶著無心向著瑤華宮內而去。
“貧道衝真,見過官家。”
瑤華宮主衝真身上穿得略顯臃腫,似乎和“華陽教主”、“玉清妙靜仙師”、“希微元通知和妙靜仙師”這幾個充滿仙氣的名字掛不上鉤的,然而本身氣質卻更類仙人:“世間只有女道衝真,再無官家伯母,望官家慎言。”
“伯母何故不認侄兒?侄兒小時,伯母可是最疼侄兒的。”
影帝趙桓可憐巴巴瞧著衝真說道:“母后去的早,在侄兒心裡,可是一直拿伯母當親母看待的。”
衝真卻絲毫不為所動,只是行了個稽首禮,躬身道:“前塵往事,過眼雲煙。”
眼看著打親情牌不太管用,趙桓乾脆躬身拜道:“伯母不認侄兒也沒什麼,只是大宋江山危如累卵,伯母就忍心棄大宋江山與天下萬民於不顧麼?”
眼見衝真的臉色微微變了變,趙桓又趁熱打鐵,接著說道:“不瞞伯母,如今完顏宗瀚圍困太原,完顏宗望圍困汴京,若失太原,只怕京師將再無屏藩。
值此危亡之際,上皇卻倉皇出巡,臨行之時還帶走了禁軍和國庫之中的金銀,侄兒如今只能依靠城中百姓納捐才得以勉力維持。”
衝真的臉色終於鬆動幾分,只是過了半晌之後又搖了搖頭,嘆了一聲道:“上皇的性子便是這般,總是知難而退,擔不住責任,卻又貪圖享樂,當真是……哎,倒是苦了你了。”
“侄兒不苦。”
乾巴巴的擠不出眼淚,趙影帝倒也沒有為難自己,只是依舊保持著躬身的姿態說道:“上皇他老人家不僅帶走了禁軍和國庫之中的金銀,還下詔攔截各地入京的奏疏和義軍,嚴令地方和義軍不準防備、不準進軍、不準作戰,甚至還不準義軍進京勤王。
如果只是這樣兒倒也罷了,可是侄兒打算親征太原以退金兵,救萬民,萬一侄兒親征之後,朝中有鼠輩想要迎回上皇復政,侄兒兵敗身死倒沒什麼,只怕太原戰事受阻,大宋江山也有傾覆之危。”
深吸一口氣,趙影帝又接著說道:“侄兒不求伯母看護什麼皇位,也不求伯母看護麒麟兒,侄兒只求伯母,能看在我大宋江山和天下萬民的份上,在侄兒親征之後能主持大局!”
趙桓很有把握能說動眼前這位在原本的歷史上曾經兩度被廢又兩度復位,並且兩次於國勢危急之下垂簾聽政,最終成功延續大宋江山於不倒的奇女子——
宋哲宗趙煦的第一任皇后,也是大寶趙吉祥的皇嫂,諡號昭慈聖獻皇后的孟皇后!
只要今天能說得動她老人家,他趙吉祥算個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