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頁)
老仇堅決予以否認,丁松也親自出來闢謠。
這次事故,老仇雖然免於了刑事責任,卻也從此被閒置起來,車隊不再安排他跟市領導,也沒有領導願意要他。平時,他的任務主要是打雜,比如到車站、機場接送個客人啦,臨時跟某個處長、秘書跑個長途啦,等等。一轉眼,六七年過去了,直到廖志國調來,也是因為車隊一時排程不過來,原打算先讓老仇頂幾天,沒想到竟然讓廖市長看中留下了。
熟悉中國官場的人都知道,像陽城這種級別的機關,一個司機能夠專職駕駛市府一號專車,成為與市長親密接觸者,那是一種怎樣的榮幸與自豪啊!如果中途換了人,於老仇而言,也許會永遠失去市長專職司機的美差,再度陷入遭閒置的尷尬境地。何況,老仇是個自尊心、職業感很強的人,自從跟隨廖志國這幾個月,黃一平在與之近距離交往中,強烈感覺到他對自己職業發自內心的熱愛。因此,他覺得老仇所說的事業,非但一點也不可笑,而且還有一種崇高、神聖的意味哩。
中國式秘書2 第五章 29(2)
至於廖志國為何選擇老仇開車,而且不同意中途換人,黃一平估計,除了老仇本身的素質令人滿意之外,也許還與那次事故的傳說有關。他已經明顯感覺到,廖志國初來陽城,對周圍的人很不放心,在沒有弄清各種複雜的關係與背景之前,寧願使用某些被冷落、邊緣化的“汙點人”,選擇老仇開車也好,起用自己做秘書也罷,多少都有這個方面的原因吧。
下了高速,黃一平也沒打喬維民電話,而是車頭一拐,直接奔了城北新區管委會。
如同眼下中國眾多大中城市一樣,陽城作為一座地區性中心城市,城區發展空間早就處於飽和狀態,迫切需要擇地外擴。在洪大光和丁松主政市府期間,分別提出了兩個發展方向。洪大光時代,看準沿江獨特的自然條件,加上當時長江大橋已經正式批准立項,於是提出向南延伸的發展戰略。為了呼應這個戰略,他親自南下廣東、福建,甚至遠赴港澳臺,大搞招商引資,積極開發沿江灘塗。其中,中陽地產集團開發的濱江新城專案,便是當時最為耀眼的成果。等到丁松當了市長,長江大橋建成了,高速公路網也已成型,濱江地區反而成了一個死角,倒是位於高速交叉口的城北地區,佔據地利優勢,一下就被盤活了。於是,丁松藉助人大、政協的力量,提出重心北移的口號,試圖將原功能單一的城北工業園區,擴充套件成功能齊全的新城區。近年間,關於城市重心的南移北遷之爭,一直是洪、丁二人矛盾的焦點,也是近年陽城委、府不和的癥結之一。
新區黨工委書記兼管委會主任室裡,喬維民半倚在大班椅上愣神,指間一根香菸已經燃到盡頭,菸灰掉在夢特嬌T恤上也渾然不知。
見到黃一平推門進來,喬維民趕緊起身,道:“我說怎麼不接電話,原來是驚動大駕直接過來了。”
黃一平趕緊解釋了不接電話的原因,說:“別的領導也許就罷了,你喬大哥的召喚,敢不立即從命?”
星期天,新區辦公樓上人很少。泡了茶,關了門,喬維民也不拐彎抹角,而是開門見山直道其詳:“廖市長的這個大專案,眼下在陽城炒得熱火朝天,我也知道為此找你老弟的人不少,許多人都希望插進一條腿來。按理說呢,像我這種老朽之輩不該有什麼想法,可是不瞞你說,我找你來商量,若是說一點沒有私心那是假話,但主要還是從城北新區的大局考慮,算是公私兼顧吧。”
喬維民提出與黃一平商量的主題,是“鯤鵬館”選址。按照他的想法,此專案理所當然應該放在城北新區。
“說實話,城北新區作為全市城市建設、經濟發展的一個新平臺,經過最近幾年大力建設,雖然區內道路寬敞、高樓林立,大量高新企業紛紛落戶,可唯一美中不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