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江灘男屍(第2/2 頁)
嘆一口氣,撓了撓稀疏的頭髮,感慨道:“這個案子真是讓人找不到突破口,我擔心是我們陷入慣性思維,遺漏了某些蛛絲馬跡,所以建議宋隊讓你們兩個新鮮血液來試試,看看能不能打破僵局了。你們要跳出我們之前已經走過的偵查方向,按照你們自己的想法來判斷,看看到底是哪裡出現了盲點。”
被隊友寄予厚望,程亦安和吳謝池深感壓力山大,兩人抱了卷宗回到自己辦公桌去慢慢消化。
兇殺案一般最大的難點在於查證屍源。屍源一旦確定,人過留名雁過留聲,人作為社會動物,總會留下許多蛛絲馬跡。
警察往往就是順著這些細微線索,抽絲剝繭,找出案件背後的隱情,抓出真兇。
而這個案子的難點在於,死者社會關係幾乎空白,沒有明顯的矛盾點。死者是被下藥後殺害的,證明他和兇手至少是熟識的能一起喝杯茶的關係。
但在當前的排查走訪中,這個人始終沒有浮出水面。
要麼,這個人和死者沒有日常往來,存在偶發性,排查的深度和廣度不夠。
要麼,這個人蓄謀已久,從和死者接觸,就做好了隱藏,不留任何痕跡。
想到這裡,程亦安停下記錄的筆,她莫名的想到了張燁的案子,在張燁案中,兇手也是處心積慮,披上馬甲身居幕後,如果不是他們幸運的查到了邱立峰這條線,那這個案子也將一樣陷入僵局。
一個區域,同期發生兩件這樣縝密計劃的兇殺案,死者年齡相仿,這真的是偶然嗎?
程亦安眉頭深鎖,在筆記本上並排寫下了張燁、王文博兩個名字,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她開啟張燁的卷宗,拿出張燁的個人資訊檔案,和王文博的逐項對比,當核對到受教育經歷時,兩份檔案上出現了相同的一個名字——榕城市育才高中!
張燁和王文博竟然是同一所高中畢業的!
但很快,程亦安振奮的心情又冷靜下來,同一個學校並不能說明什麼,因為育才高中是榕城市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高中,榕城幾乎有一半的人都是這個學校畢業的,年齡相近的兩個人,同畢業於育才高中,這個並不能算是一個有說服力的共同點。
:()追兇二十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