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李淳風(第2/2 頁)
不好越俎代庖。”
李世民點點頭,繼續問道:
“數學可以放在國子監?”
“回陛下,完全可以。”
“你可知道這數學裡面不止有算術,還有千米、千克等的衡量標準?”
其實李世民早就知道有米、千米的存在,現在齊州等地方的百姓都在用這樣的標準修路建房,並且工部還有齊州建房用的皮尺。
“臣知道,臣認為這樣的標準更為精確和方便,是利於大唐社稷的。”
“好,朕知道了。”
“另外臣想去齊州一趟。”
李淳風一刻都不想多待,恨不得立刻就出現在李佑的面前。
“朕準了。”
李世民沒理由不答應,不管是李淳風還是李佑,只要能編著出比九章算術更好的算經,那就是貞觀文功武治的體現。
當天,李淳風就出發去了齊州,國子監的算術先生也拿到了數學書。
雖然這些算術先生不如李淳風,做不到短短几天就能吃透小學數學。但是他們在算術方面也算佼佼者,在深入研讀一個月以後,國子監的算術課裡就多了一門數學。
數學在國子監沒有翻起太大的浪花,畢竟國子監是以儒術為重的。
但是數學進入國子監課程這一舉動,也預示著數學裡的各種單位被引用了。
戴胄看得很明白,雖然李世民現在沒有正式宣佈統一使用這些單位。但是隻要工具到位,並且效果不錯的話,正式宣佈也只是時間問題。
當然戴胄認為效果肯定不會差,因為這些單位比現在的好用多了,所以他在第一時間就在戶部推廣下去了。
七月中旬,天氣十分炎熱。
早在七月初,各地的工地就停工了。
雖然李佑很怕熱,但還是每天上午堅持去書院上課,並且下午也待在書院。
沒有別的原因,就是怕熱。
這種天氣讓李佑每天中午吃過午飯後去大工廠,還不如讓他死了算了。
來大唐都快三年了,但是李佑還是適應不了大唐夏天的高溫天氣。
雖然李佑很難受,但是學生們卻很高興。比如孫曉芸和石建,下午經常往李佑的休息室跑,問的問題也是五花八門。
別的同學光是學一門初中數學就很吃力了,這兩個人卻很輕鬆,每天還有餘力去琢磨著科學的問題。
李佑還發現這兩個人不僅在數學上有天賦,而且在物理化學方面也有不錯的天賦,最起碼他們能理解和聽懂李佑教給他們的知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