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詩會賦詩(第2/3 頁)
場面逐漸混亂起來之時,一個書生大聲說道。
這人似乎頗有威信,他一開口,眾學生很快就安靜了下來。
蘇牧抬眼看去,便見到了說話的書生。
這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書生,身形高大,面容剛毅,目光炯炯有神。
年輕書生走到蘇牧面前,豪爽一笑,道:“在下津門霍元乙,蘇公子,久仰大名。”
蘇牧聽到這個名字後,下意識問道:“幸會,敢問霍元甲是你何人?”
霍元乙眼睛一亮,有些興奮道:“正是在下兄長,蘇公子和兄長認識?”
“不不,只是有所耳聞。”
蘇牧連忙擺手,他只是隨口一問,但沒想到還真的有霍元甲。
霍元乙臉上露出笑容,“也對,我兄弟二人的名字還是儒聖親自取得。蘇公子可能不知道,我父親與儒聖可是至交好友啊。
只可惜我等身為儒修,崇敬儒聖許久。但奈何儒聖遊歷四方多年,一直都無緣得見聖顏,真是遺憾。”
一年級的學子們大多是十八歲以內的少年郎,他們的心思是純粹的,也最是崇拜儒聖的年紀。
在全天下讀書人的心裡,儒聖就是精神信仰!
天下讀書人對崖山書院趨之若鶩,將這裡視為讀書聖地,大半都是衝著儒聖的名聲而來的。
但只可惜儒聖十五年前就遊歷四方去了,即便進入書院也見不到儒聖。
所以當蘇牧這個儒聖的親子出現,在場的讀書人都感到十分激動。
“我父親給取得名字?”蘇牧心中詫異,看向霍元乙微微一笑,“原來是世兄。日後大家都是同窗,有不懂的地方,還需要多多向世兄和諸位請教。”
能進崖山書院的,不是家世背景非凡,就是天資出眾,堪稱天才人物。
他一個萌新混入這一群天才裡面,真的是倍感壓力,所以在抄出一片天之前,還是低調些為妙。
畢竟按他這個身份,一個不慎惹到某個廢柴少年了,說不定就成了經驗包。
但蘇牧的言行落在眾人眼中,絲毫沒有聖人之子的傲慢,反而很是平易近人,讓他們一個個越發感到佩服了。
“不愧是儒聖之子,不驕不躁,絲毫不恃才傲物,真是平易近人。”
“慚愧,若是我的父親是儒聖,我是萬萬做不到蘇公子這般平和的。”
“這就是在十六年所沉澱下來的心境麼?”
眾學子們暗暗討論、感慨。
蘇牧的平易近人讓他們都打消了距離感,紛紛上前來和他交談聊天。
在與眾人攀談的過程當中,蘇牧瞭解到崖山書院共有三千弟子,每個年級有一千人,這一千人又分為十個班。
其中霍元乙便是一年級三班的班長,七品儒修,出身津門的兵修世家。
他從小便崇敬儒聖,於是放棄了繼承父親的兵道,靠著努力進入了崖山學院。
班上的其他學生,大都身份不俗,其中不乏朝中重臣的後代。
比如說鎮妖司總指揮使的兒子,工部尚書的兒子,武安侯的兒子……
當然也有一部分平民子弟,這也是大炎帝國才有的景象,平民也有出頭的機會,能夠和王公貴族之子共同學習。
不知不覺間蘇牧所在的地方,成為了整個詩會的中心地帶。
霍元乙興致勃勃地說道:“蘇兄,聽聞你在府內研究學問多年,我等對你神交已久。今日難得詩會,文人匯聚,蘇兄不如賦詩一首,讓我等也好瞻仰一下蘇兄的大才。”
這番話頓時得到了在場其他人的贊同,紛紛開口附和。
“當年儒聖在此作《望崖山瀑布》,蘇公子是儒聖之子,不妨效仿儒聖再題一詩,定能傳為佳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