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第1/3 頁)
唐文宗大和年間(公元827年~835年),有士人名叫鄭仁本,其表弟和朋友王秀才漫遊中嶽嵩山,迷失於幽深的谷地。此時天色將晚,兩人很害怕,正轉悠時,看見有人一身潔白,在糙叢中鼾睡,便上前詢問。開始,那人不予理睬。後來實在沒辦法了,就叫迷路二人過來。二人問白衣人來自何方,後者作了這樣的介紹:&ldo;你們知道月亮是由七寶合成的嗎?月亮上明亮的地方,是太陽照到其凸處的結果。有八萬二千人在修理月亮,我就是其中一人……&rdo;
說著,那人開啟包裹,裡面果然有鑿子、斧頭什麼的;又有&ldo;玉屑飯&rdo;,贈給迷路的二人,說:&ldo;你們吃了它,雖不能保證長生不老,但也可以一生不得疾病了。&rdo;說罷,給二人指了出山之路,隨後消失不見。
不要以為這是一則荒誕不經的故事。在這裡,白衣人道出多條重要的資訊。
白衣人告訴迷路者,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但問題是,人類最初用現代天文儀器觀測月球是十七世紀的事。當時,義大利人伽利略製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遠鏡。觀測中,他首次發現月球地貌起伏不平,有山脈,有環形山(月坑),有平原(月海),而《酉陽雜俎》一書寫於九世紀中葉,段成式故事中的主人公,是怎麼知道月球表面是起伏不平的?
神秘的修月人還告訴迷路者,月亮本身並不發光,它上面明亮的地方,是太陽照到其凸處的結果。現在,我們在夜晚觀察月球時,會發現,它有明亮的地方,有昏暗的地方。現代科學的解釋是,明亮的地方,是月球上包括環形山在內的山脈,因為這些聳起的部分相對容易反射太陽光,所以望著很明亮。低凹的部分,比如平原,因很少反射太陽光,所以顯得比較昏暗。
上面的月球知識,同樣是在望遠鏡發明後得出的結論。而在遙遠的唐朝,主人公是如何一語道破這個秘密的?
再有就是,他提到月球上有八萬兩千人在從事一項修理工程,他是其中之一。這是最難解的。其所言具體指什麼?
暫時放下這個問題,看看月亮本身到底有什麼奇異之處。
現在,越來越多的天文學家認為:作為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亮太可疑了!
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曾發出這樣的疑問:&ldo;月球在離地球那樣遠的地方,究竟要幹什麼?作為地球的衛星,它離得如此之遠,我們要承認它是地球捕獲的,可是個頭又出奇的大,而且,它圍繞著地球沿一條圓形軌道旋轉,這太令人無法想像了。&rdo;
對月亮的疑問遠遠不止這些。
由於月亮的自轉和公轉一圈的時間相同,所以從地球上所看到的永遠是月球的一面。也就是說,它的背面,如果不乘坐宇宙飛船,地球人是永遠看不到的。這太詭異了。僅僅是偶然嗎?在浩瀚的宇宙中,這種偶然性的機率有多少?
還有,月球表面上的環形山有五萬多座,直徑超過一公里的有三萬多座。這些環形山被認為是隕石撞擊而成的。但為什麼環形山的絕大多數都集中在月球背面?如果真是隕石撞擊而成,那麼直徑大的必然就深,但現實是,這些環形山,不管是直徑百公里的,還是不足一公里的,深度竟然都差不多。但如果不是隕石撞擊而成,那又是怎麼來的?
人類登月後,透過對太空人帶回的月球岩石的分析,發現其密度非常高,尤其是月海,含有耐高溫金屬:鈦、鎂、鋯、銥、鈹、鉻、釔以及放射性金屬鈽。更詭異的是,月海下面,似乎還覆蓋著一層&ldo;玻璃狀的東西&rdo;,其中含有大量上述耐高溫金屬。出現這種情況,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月球表面被至少一千攝氏度的高溫燒灼過;二是人為的因素。如果是人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