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頁(第2/4 頁)
與朝廷隔著茫茫大海,本無仇怨,卻欺負上來,是可忍孰不可忍!
&ldo;打過去,將進入內陸的倭人全部圍殲!&rdo;寧婉差一點就要喊出來,但還是在最後的時候管住了自己。
打仗不是憑著一時義氣的事,尤其沿海的情勢極為複雜。
之所以靖海王能成為本朝唯一的異姓王,當初也是朝廷的權宜之計,當初若非靖海王穩住了閩地,東南之地情形如何很難說。但是自靖海王得封之後,朝中多有非議,而靖海王亦將閩地與朝中獨立起來,隱隱有不臣之心。鐵石在靖海王手下,若只在閩地抗倭,畢竟是遵從皇命,若是出了閩地,卻又不同了。當年鐵石什麼都沒有做尚且被按了一大堆的罪名,現在如果帶兵出閩還不知會怎麼樣呢!
朝廷方面暫且不說,靖海王如今詢問鐵石似乎要他拿主意,可真將兵馬放出閩地,於他也是第一次,是不是會擔心兵馬一去不回吧?寧婉一向知道,鐵石雖然在閩地會力以赴地抗倭,但以他的本意其實是為了百姓而不是全完為了靖海王。在鐵石的心中,他還是朝廷的臣子而非靖海王的下屬。
是以靖海王便生了聯姻之意。唯有盧家與靖海王府的利益完全捆綁在一起,靖海王才能徹底放心鐵石。
寧婉想到這裡,心裡亂七八糟的,又恨倭人,又恨朝廷不勵精圖治,倭人為亂已經幾十年了,怎麼就不能在沿海一帶好好練兵呢!閩地交給靖海王了,那江南呢?難不成眼見著那天下最富裕繁華之地也要受到荼毒嗎?
現在鐵石身在閩地,處於這為難之地,且還夾了自家女兒的親事!瞧著他端坐不語,寧婉才要勸他回去斟酌一番,可鐵石已經開口道:&ldo;行軍打仗最重要的就是時機,倭人既然敢逆江而上,便是認定朝廷無力禦敵,閩地也不會出兵,如今我們正要火速前往寧州,能將倭人如數堵在江口,讓他們難逃天網!&rdo;
靖海王就問道:&ldo;我們若是出兵,朝廷會如何呢?&rdo;
&ldo;寧州距閩地遠近於京城,估計我們擊敗倭人後訊息才能入京,那時我們已經帶兵回閩,便是說什麼也無所謂了。&rdo;
靖海王又道-:&ldo;可寧州我們若自倭人手中得來,就直接放棄了?&rdo;所謂圖窮匕現,這才是靖海王的本意,他先前打倭人,便將閩地佔了,又硬討了靖海王的封號,如今出兵出船,想來也不願意白出。
不想盧鐵石想也沒想地說:&ldo;給倭人一個深刻的教訓,比得了寧州更重要!&rdo;
寧婉再沒想到鐵石會說出這樣的話來,聽起來似乎不切實際,但她越想越覺得這正是最誠懇的話。靖海王在閩地威望極高,可是尋常的百姓並不知道他其實與朝廷面和神離,假使朝廷與靖海王發生了戰爭,百姓們站在哪邊還真難說。畢竟朝廷一統天下已經百餘年了,只說科舉吧,閩地人就是現在也一樣參與,當年虎臺縣的錢縣令就是閩人呢,而寧州應該更難以接受靖海王的統治。狠狠地教訓倭人,不只讓他們從心裡懼怕靖海王,也能得到極好的名聲,這其實很重要。
靖海王怔了一怔便道:&ldo;盧兄弟,你英雄了得,戰功卓著,可朝廷又如何待你?難道就沒想過像為兄一般稱霸一方?如果我們結成姻親,一南一北,再得到幾處如寧州、青州之地‐‐&rdo;他便將手向裡一揮,&ldo;退則足以自保,進則可以席捲天下!&rdo;
原來傳言中靖海王有野心並不假,他現在甚至勸鐵石也如同他一般,可是鐵石是不會答應的,寧婉可以肯定。他們夫妻閒話時,對皇上亦多有不滿,但卻從沒有想過背叛家國。
鐵石這時也看向媳婦,一直瞧到她澄清的眼底,便轉向靖海王道:&ldo;我們夫妻皆非有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