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無能無力(第2/3 頁)
絕無半點詆譭父皇之意,請父皇明察!然而,就事論事而言,這其中的確存在不公平之處。想當年,劉文靜可是隨您一同打天下、立下赫赫戰功的開國功臣!若因一時之誤而將其冤殺,恐怕不僅會令那些同樣為我大唐出生入死的開國元老們心寒,更會讓眾多忠心耿耿效命於我們大唐之人感到心神不寧。如此一來,朝局動盪、人心惶惶,又如何能保得我大唐江山社稷的長治久安呢?更何況現在外敵環繞,形勢嚴峻。還望父皇三思而後行啊!”
“哼!那便是千錯萬錯皆乃我李淵一人之過錯,劉文靜這等奸佞小人,竟施展出那巫蠱邪術,妖言惑眾、煽風點火,妄圖挑起叛亂,反倒成了無錯之人?”李淵怒目圓睜,滿臉漲得通紅,額頭上青筋暴起,氣得渾身發抖。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最為器重的兒子李世民,竟然會為了區區一個劉文靜而前來數落自己。
回想起此前裴寂對自己所言,李淵心中的怒火愈發熊熊燃燒起來。當初裴寂便曾提醒過他要小心劉文靜此人包藏禍心,如今看來果然不假。
“父王息怒,兒臣絕無此意。兒臣不過是認為,在尚未徹查清楚事情原委之前,切不可貿然將劉文靜處決。畢竟人命關天,若其中另有隱情,豈不是釀成大錯?”李世民眼見父親如此盛怒,也是有些慌了神,趕忙解釋道。
然而此時的李淵早已聽不進任何言語,他死死地盯著李世民,咬牙切齒地道:“秦王,朕今日明明白白地告訴你,劉文靜今天必死無疑!朕絕對不容許這樣心懷叵測之人存活於世!”尤其是當李淵想到他這能力最為出眾的二兒子,萬一與那劉文靜勾結在一起,密謀造反,後果簡直不堪設想!所以,他必須斬草除根,以絕後患!”
“父親,您怎能如此蠻不講理啊?”李世民怒不可遏地衝著李淵喊道,他那原本平靜的面龐此刻因為憤怒而漲得通紅。面對李淵的肆意妄為和獨斷專行,一向沉穩內斂的李世民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
李淵聽到李世民竟敢當面指責自己,頓時氣得暴跳如雷,他瞪大雙眼,用手憤怒地指著門口,怒吼道:“秦王,你這逆子,居然敢忤逆朕,給朕立刻滾出去!”隨著李淵的一聲怒喝,整個宮殿都彷彿為之震顫起來。
一旁的蕭瑀見此情形,深知局勢已經變得極為緊張,連忙壓低聲音對李世民勸道:“殿下,眼下形勢不妙,您還是暫且先行離去吧,以免與陛下之間的衝突進一步升級。”說著,蕭瑀還輕輕扯了一下李世民的衣袖,示意他儘快聽從勸告。然而此時的李世民正處於盛怒之中,又豈能輕易罷休,但看著李淵那幾乎要噴火的眼神以及蕭瑀焦急的神情,他最終還是握緊拳頭強壓下心頭的怒火,冷哼一聲後轉身拂袖而去。
儘管被李淵無情地趕出了宮門,然而李世民並未就此罷休,那顆熾熱的心依然燃燒著,不肯輕易熄滅。他靜靜地佇立在皇宮之外,宛如一尊堅定的雕塑,默默守候著,心中滿懷著對蕭瑀和李綱能帶回喜訊的殷切期望。
終於,那兩道熟悉的身影緩緩走出了皇宮。但見蕭瑀與李綱二人皆是滿臉愁容,猶如霜打的茄子一般,無精打采、垂頭喪氣。李世民見狀,心頭不禁一沉,一種不祥的預感瞬間湧上心頭。不過即便如此,他還是強打起精神,快步迎上前去,迫不及待地問道:“兩位大人,不知父王究竟如何說法?可有哪怕一線轉機?”
蕭瑀望著眼前心急如焚的李世民,無奈地搖了搖頭,深深嘆息一聲道:“唉……殿下,陛下此刻仍處於盛怒之中,對於我等所言,全然充耳不聞,絲毫聽不進去半點兒建議啊!”
聞得此言,李世民只覺一股無力感自心底油然而生。長這麼大以來,無論是面對怎樣強大的對手,他都從未有過這般力不從心之感。若是敵人在前,他定會毫不遲疑地手起刀落,將其斬於馬下。可如今站在面前的卻是自己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