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額滴,額滴,都是額滴(第1/2 頁)
張仲武接過那個小本本一看,封面上寫著《大唐海外移民政策》……
就聽黃巢說道:
這海外的土地不值錢,所以咱就大方一點,凡是願意跟你出去建國的,起手咱就給個一百畝,至於具體給多少,你自己看著辦。
當然除了永業田之外你想拉攏手下給點封地也隨你,畢竟這手底下的大小軍頭想要安撫好了,還是得給點好處的。
你都當了國王了,給他們封個爵位,給點封地也挺好。
這北海道周邊有很多小島,封些爵位讓他們當島主也算是功德圓滿了。
至於這北海道的產業嘛,我這裡也給你規劃好了,你就按老弟說的辦,我包銷,你種地也罷,捕魚也罷,養馬也罷,只要你想賣我就買,保管你衣食無憂、天下太平。
另外我再賣你幾條漁船,你就讓人在周邊捕魚,這裡漁業資源豐富,你的治下臣民就能過上有魚有肉的好日子了,這還不千秋萬載、一統江湖?
張仲武心想,這都是啥?
還千秋萬載,一統江湖,我又不是混綠林的。
不過這謀劃聽起來不錯,自家也有點家底,再把一些老兄弟拉上,開個國也挺好。
反正那島上也就有點野人,還不輕鬆拿捏?
就說:“齊王殿下,您這番謀劃是為了啥呢?”
黃巢知道,他這一問不是給自己問的,是給他的老兄弟問的,是給河朔三鎮的大小軍頭們問的,甚至是給全天下的藩鎮問的。
這要是回答不好,自己的謀劃就算是輸了。
這天底下也不是沒有明白人,自己這番操作,很明顯是要削藩。
眾人不明白的是,你一個藩鎮也想削藩是什麼意思?
黃巢略一沉吟說道:
“老哥啊,當初安祿山為什麼造反?”
張仲武作為幽州節度使,對這一點了解太深了。
不是安祿山想造反,而是北方漢人想造反,安祿山就是他們抬出來的門面罷了。
為什麼想造反?
沒出路了唄?
世家大族在大唐瘋狂內卷,把他們這些寒門地主卷得毫無生存空間。
他們在邊境上保家衛國、守土安疆,你們世家大族在長安高官厚祿、世代炎良,俺們這些寒門地主差啥了?
憑啥你們寸功未立,就能作威作福。我們披肝瀝血,還得當牛做馬?
想讓我們一直當牛馬,門兒也沒有啊?
造反!必須造反!
於是安史之亂就爆發了!
這就是歷史的真相!
所以當黃巢問出那句話的時候,張仲武就明白他的意思了。
“你是說給條出路?”
黃巢一聽就知道張仲武是個明白人,就說道:
“老哥我也不瞞你,這大唐呢是不能分裂的,這世家大族呢是不能把天下當私產的……”
“這藩鎮要削,但是也不能讓武人沒了去處,更何況我們這些節度使背後誰還不是有一大幫子人?”
“雖然這中土大唐不能裂土封疆,但是這中土大唐以外可都是廣闊天地,我給錢給糧,兄弟們給咱華夏民族開疆拓土,豈不兩全其美?”
“這以後啊,咱也別打來打去的,也別剝削自家百姓,這全天下那麼多土地和野人,哪一片不是安身立命的好地方?”
“更何況,你在大唐混得再好也就是個當臣子的,哪有海外建國逍遙自在?”
“我也不瞞你,你這個燕國王封完了,我就拉著魏博、成德兩鎮打契丹和靺鞨,打完了我也把他們封到倭國去,不過現在九州、四國、本州等地方基本沒人了,所以他們就得白手起家了!”
“你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