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三重劫(第2/3 頁)
出了慘痛的代價。
而這一次,心魔早已準備周全,幾個入魔弟子的血並未撲滅魔焰,反倒是侵染了在場所有玄門弟子。
從此,心魔之劫再也無法封印,和上古之時一樣,成為了所有修仙者都必須面對的永恆夢魘。
——這玄門第二劫,洞玄祖師雖早有準備,最終還是難以阻擋。天下的修仙者,終要應劫。
而第三劫,名為天地之劫。
就算不知當年秘辛之事,神州結界的破損、天地氣機之變,稍有修為者都看得出來。
神州結界一破,仙道的死敵南疆魔道勢必要掀起滔天巨浪,其他覬覦神州的勢力也絕不會放過百萬年才等來的機會。天地之劫,說不定將是另一場“末世之劫”。
…………
“史書”中的紛紛種種,一時難以盡述。單是洞玄祖師預言“三重劫”一事,就讓雒原驚歎失語,思緒萬千。
冬師叔講述的“故事”,本像是一道天光,照清了世間“真相”。卻不曾想,玄門的史書上,或者說世上成千上萬修仙者眼中的“真相”,完全是另一個版本。
雒原終於明白了為何自己揹著“天都之子”的身份卻一直“默默無聞”。
,!
換個角度看,這世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行事之道。
大多數修士眼中,天都之子只是在玄門史書上一筆帶過,彷彿一件老舊而無用的古董——提升修為、壯大勢力、尋寶求藥、突破渡劫,哪個不比追查一件古董的下落重要?
就算一些金丹修士乃是元嬰大能知曉天都之子關乎神州結界,但那也只是一種“可能”而已。不是每個人都對探究解謎有興趣,玄門中諱莫如深的秘辛太多了,揪著不放換不來什麼好處,還可能惹來麻煩。
…………
可是,冬師叔的“故事”和史書中的記載,到底哪個是真?
從情感上來說,雒原當然相信冬師叔,玄門史書更像是在文過飾非,掩蓋真相。
可史書上所載更全面,從三十四年前天都之變起,前因後果更順理成章。
倘若不先入為主,不帶一絲情感去比較,似乎史書上的記載更可信——幾個年輕弟子幾乎撼動玄門之基,就算有“夢境”之說也讓人難以採信。說是魔劫,倒更合理一些。
畢竟上古有句老話,“修行千載,不如一日成魔……”
而史書上最大的破綻,在於其明確記載,當年問道峰“入魔弟子”已“盡數伏誅”。
且不說已然成了魔尊、隱了真名的萬邢道君,老頭子師兄弟四人不都活得好好的?還都是仙盟在冊的“峰主”、“客卿長老”。
雒原凝思許久,終於一笑道:“古真人,這史書上說,當年問道峰弟子已盡數伏誅。難道玄元峰上那個老東西,是個陰魂不散的鬼魂麼?”
古真人淡淡應道:“【鑑古照今】道境之意,在於以史為鑑,照映後人。對史料只管收集,並不評價。書中所載相互矛盾之事,司空見慣,至於真相如何,只能你自去評判。”
雒原點了點頭,又道:“可仙盟這般寫史,就沒人質疑麼?我玄元峰傳承問道峰一脈,難不成都是‘盡數伏誅’的傳人?”
“玄元峰傳承問道峰一脈,呵呵……”古真人意味深長地一笑,“知道這件事,或者說世上這麼認為的,少之又少。”
雒原愣了片刻,見古真人不像說笑,不禁訝然,“玄元峰峰主,難道不是問道峰道元真人的親傳弟子麼?”
“玄元道人乃是論道大會上的風雲兒,名聲在外,但他真名叫什麼,少有人知,你知道麼?”
“這還用問——他麼洛啟軒啊!”
古真人一笑,像是個裝模作樣的先生故意刁難學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