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清朝的中國戲曲(第1/4 頁)
清朝的中國戲曲形式具有以下特點及手法:
1. 劇種豐富多樣
- 地方戲崛起:
- 眾多新興劇種湧現:乾隆年間被稱為“亂彈”戲的梆子腔、絃索腔、皮簧等新興劇種發展迅速,佔據主導地位。此外,還有以藏劇、白族吹吹腔為代表的少數民族戲曲也得到了新的發展。地方戲的名稱多樣,有的按地域命名,如揚州亂彈、襄陽腔;有的以伴奏樂器命名,如絃索腔;還有的因腔調或演唱特點得名,如吹腔。
- 地方化趨勢明顯:原來的崑曲也加強了地方化,演變為富有當地色彩的崑劇,如北昆、湘昆;或被地方戲吸收,成為地方戲的組成部分。同時,流行在閩、廣一帶的古老劇種如莆仙戲、梨園戲、潮州戲等也有相應發展。
- 聲腔系統完備:
- 皮黃系統:包括京劇、漢劇、徽劇等眾多劇種,以西皮和二黃為主要腔調,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
- 梆子系統:形成了龐大的家族,如同州梆子、蒲州梆子、中路梆子、河北梆子等,廣泛流傳於北方各地。
- 絃索系統:由山東、河南一帶的民間俗曲發展而來,包括柳子戲、大弦子戲、絲絃、越調等。
- 民間歌舞戲系統:涵蓋花鼓戲、採茶戲、花燈戲、秧歌戲、道情戲等,從民間歌舞及說唱藝術基礎上發展而來。
- 多聲腔劇種:如川劇由五種聲腔組成、湘劇由三種聲腔組成等,多種聲腔綜合在一起。
2. 藝術風格及表現手法
- 音樂唱腔方面:
- 融合性:清代戲曲唱腔廣泛吸收民間音樂元素。例如皮簧腔系融合了西皮腔和二簧腔;各地的地方戲在發展過程中也吸收了當地的民歌、小曲等,如《綴白裘》中收錄的花部亂彈戲裡運用了〔銀紐絲〕、〔五更轉〕等民間小曲來充作戲曲唱腔。同時,還借鑑了其他成熟劇種的唱腔,崑曲的許多曲調和表演藝術被其他劇種吸收和借鑑。
- 板式變化:板式變化體得到進一步發展和運用。弋陽腔派生出來的青陽、四平等腔對“滾調”演唱形式的發展,為板式唱腔音樂進入戲曲形式開闢了途徑,梆子腔、亂彈腔等逐步完成了向板式變化體的變革,使戲曲音樂更加富有節奏感和表現力,能夠更好地適應劇情和人物情感的表達。
- 表演技巧方面:
- 唱:不同劇種的唱腔風格各異,京劇的唱腔韻味醇厚,地方戲的唱腔則帶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如秦腔的唱腔高亢激昂,越劇的唱腔委婉細膩。演員透過優美的唱腔來塑造人物形象、表達情感。
- 念:唸白具有節奏感和韻律感,能夠體現角色的性格、身份和情感。韻白多為文雅、莊重的語言,用於表現上層人物或正式場合;散白則更加貼近生活口語,常用於表現普通百姓的角色。
- 做:即舞蹈化的表演動作,包括手勢、眼神、身段等。演員透過細膩的動作表演來展現人物的內心活動、情感變化和情境氛圍。例如京劇裡的水袖功、甩髮功等,地方戲中的各種特色身段動作,如黃梅戲中的手帕動作等,都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
- 打:武打和翻跌動作是戲曲表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武戲場面精彩激烈,演員需要具備紮實的武術功底和技巧,如京劇《三岔口》中精彩的摸黑對打場面,透過演員精湛的武打動作和默契的配合,營造出緊張刺激的氛圍。同時,翻跌動作也增加了表演的觀賞性和驚險程度。
以下是清朝一些戲曲代表作及作者,還有具體手法解析:
《桃花扇》
- 作者:孔尚任(1648 - 1718)
- 具體手法:
- 情節結構:
-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