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雙面繡之雙面異色繡(第1/2 頁)
以下是對雙面異色繡的形式、特點、優點及運用手法的具體解析:
形式
雙面異色繡是在同一塊底料上,透過同一繡制過程,繡出正反兩面圖案相同但顏色不同的繡品。
特點
- 色彩對比鮮明:正反兩面使用不同顏色的絲線,形成強烈的視覺反差,如《蘇繡貓》,一面是黃色的貓,另一面則為綠貓,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和觀賞性。
- 針法細膩精緻:要求繡娘運針如筆,針腳整齊、均勻,線條流暢,絲線排列緊密,無論是表現動物的毛髮、植物的紋理,還是人物的服飾等,都能做到細膩逼真,分毫畢現。
- 絲縷方向一致:儘管正反兩面顏色不同,但絲縷方向必須保持一致,這樣才能保證繡品在不同角度觀看時,都能呈現出統一的質感和光澤。
優點
- 藝術價值高:突破了傳統單面繡和普通雙面繡的侷限,為刺繡藝術增添了新的表現形式和審美維度,使繡品更具收藏價值和藝術魅力。
- 裝飾性強:可用於裝飾家居、酒店、會議室等場所,為空間增添獨特的藝術氛圍,也可作為高檔禮品贈送他人,彰顯品味與文化內涵。
- 文化傳承意義重大:作為中國傳統刺繡工藝的重要創新和發展,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有助於傳承和弘揚中國優秀的刺繡技藝和傳統文化。
運用手法
- 藏針隱線:將線尾隱藏在針腳中,使正反兩面都不露線頭,同時在繡制過程中,巧妙地將針跡隱藏,使兩面色彩互不影響,針跡點滴不露。
- 合理用線和絲理變化:根據不同的布質、色彩及題材,選擇合適粗細的花線,並靈活運用絲理的變化來表現物體的質感和立體感,如繡制動物毛髮時,透過絲理的走向來表現毛髮的生長方向和光澤。
- 針法的靈活運用:根據繡品的圖案和表現需求,靈活運用各種針法,如平繡、亂針繡、打籽繡等,以豐富繡品的表現力。
以下是一些雙面異色繡的作品、作者、運用手法及具體解析:
《文君熊貓》-彭世平
- 運用手法:採用了蜀繡的傳統針法,並結合雙面異色異形繡技法,針法運用自如,絲線排列緊密,透過不同針法表現熊貓的毛髮、竹子的紋理等,以及人物的服飾、神態等。
- 具體解析:在同一塊底料上,一面繡出卓文君的形象,另一面繡出熊貓的模樣,正反兩面顏色不同,對比鮮明。繡制卓文君時,運用細膩的針法表現出她的服飾紋理和神態氣質;繡制熊貓則透過絲理的變化表現其毛髮的柔軟與光澤,將蜀繡平齊光亮的藝術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致,使作品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楓葉銀雞》-王文瑛
- 運用手法:運用長針針法,採用分劈雙徑線,在拉針雙面異色繡的基礎上進行創新,透過亂針繡,有規律的小亂針法,施以長短色線橫斜直斜交錯跳針。
- 具體解析:作品一面是銀雞,一面是金雞,透過長針針法和分劈雙徑線的運用,使繡品的線條更加細膩流暢,能夠更好地表現出雞的形態和羽毛的質感。亂針繡的運用則避免了暴露針腳等破壞整體效果的弊病,同時減弱了線色反光,讓金雞和銀雞的形象更加逼真,隔屏傲立,栩栩如生。
《雙面異色貓》-佚名
- 運用手法:使用兩根不同顏色的絲線,採用長短針結合,稀疏繡制,再根據需要進行加密,藏針隱線,避免線色露出。
- 具體解析:在繡制過程中,將黃色絲線勾在上面,灰色絲線穿在針上,繡針不回到原來的針眼,而是相差一根絲的距離,防止顏色混淆。透過長短針稀疏繡制,先繡出大致輪廓,再逐漸加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