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特寫篇——從古至今的中國戲曲總概(第2/2 頁)
秀之氣。
- 題材廣泛:以“才子佳人”題材居多,但也涵蓋了其他各種題材,如歷史故事、民間傳說等。
- 舞臺美術精緻:舞臺佈景、服裝、化妝等方面較為精緻,注重營造出優美的舞臺效果。
- 代表作品:《梁祝》《紅樓夢》《碧玉簪》《西廂記》等。
- 黃梅戲
- 起源與發展:原名黃梅調、採茶戲等,起源於湖北黃梅,發展壯大於安徽安慶,20 世紀 50 年代發展成為安徽的地方大戲。
- 形式特點
- 唱腔明快: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易於傳唱。
- 表演質樸:表演質樸細緻,以真實活潑著稱,富有生活氣息。
- 題材貼近生活:題材多來源於民間生活,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感和願望。
- 代表作品:《天仙配》《女駙馬》等。
- 評劇
- 形成歷程: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
- 形式特點
- 唱工見長:以唱工見長,唱詞淺顯易懂,演唱明白如訴,易於觀眾理解和接受。
- 表演生活氣息濃厚:表演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貼近現實生活,能夠真實地反映社會現象和人民的生活狀況。
- 音樂節奏明快:音樂節奏明快,旋律簡單易記,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 代表作品:《花為媒》《白蛇傳》《拜月記》等。
- 豫劇
- 起源與發展:發源於河南開封,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繼承、創新發展起來。
- 形式特點
- 唱腔激昂:唱腔鏗鏘大氣、抑揚有度,善於表達人物內心情感,具有較強的表現力。
- 音樂伴奏獨特:音樂伴奏用棗木梆子打拍,節奏鮮明,富有節奏感。
- 表演風格豪放:表演風格豪放大氣,動作幅度較大,富有激情。
- 代表作品:《花木蘭》《穆桂英掛帥》《程嬰救孤》等。
- 川劇
- 形成與發展:流行於四川、重慶及貴州、雲南部分地區,起源時間多有歧異,但形成於清代卻有共識。
- 形式特點
- 聲腔多樣:由崑腔、高腔、胡琴、彈戲、燈調五種聲腔組成,其中川劇高腔曲牌豐富,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劇的主要演唱形式。
- 變臉絕技:川劇臉譜是川劇表演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變臉絕技,透過快速變換臉譜來表現人物的情緒和心理變化。
- 表演幽默:表演風格幽默風趣,富有喜劇色彩,同時也能表現出深刻的思想內涵。
- 代表作品:《賣畫拍門》《五臺會兄》《白蛇傳》《薛寶釵》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