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七章(第1/2 頁)
楊清源向前一步,下一瞬,便已經出現在了十丈之外。
雖然剛剛見識過楊清源和九峒主的輕功比試,但再次看見,還是讓十二峒的眾高手驚歎不已。
神乎其技,莫過於此。
總峒主一拱手,“請!”
“請!”
話音未落,總峒主便是當頭一掌劈來,兩人相隔逾兩丈之遠,但是絲毫沒有影響其掌力。
楊清源並未選擇用最擅長的劍法對敵,反而也是反手一掌拍出、
“吼!”一聲渾厚的龍吟之聲,風溟雨晦,震驚百里。
隨後一條真元凝聚光龍,呼嘯而出。
降龍十八掌,剛猛掌法,天下當屬第一。
在不同高手的手中,能發揮出完全不同的威力。
楊清源從郭靖處偷師了這降龍十八掌之後,覺得這武功是真的好用,用起來那叫一個肆無忌憚,完全不在乎這武功版權在丐幫那裡。
以楊清源的修為和對降龍十八掌的理解,這震驚百里的掌力可達五十丈外不止,掌力不絕,威力不減。
但論降龍掌威力,丐幫中人連一個可以和楊清源比較的都找不出來。
無論是楊清源還是總峒主,兩人掌力都是渾厚無比。
降龍掌力剛猛無比,而總峒主掌力則是虛實莫測,兩股掌力在相遇的瞬間,剛猛的降龍掌力不斷被分解湮滅。
這一幕看得楊清源眉頭一挑,瞬息之間消失在總峒主的眼前,待到楊清源再次出現之時,已然現身在總峒主的身後。
在場高手竟沒有一人看清楊清源是如何變換身形的。
隨著楊清源身形的出現,緊接著一掌轟出,直取總峒主的背心。
正是降龍十八掌中的亢龍有悔。
是外家武學中的巔峰絕詣,當真是無堅不摧、無固不破,但其掌法奧義取自易經。
這本是儒道兩家共同的絕技,而楊清源一身武功根基本就是以道為基,以儒為骨。
相得益彰之下,使得降龍掌力更上一層樓,輕重剛柔隨心所欲,勁力忽強忽弱,忽吞忽吐,從至剛之中竟生出至柔的妙用,剛勁柔勁混而為一,實已不可分辨。
若是這一掌讓楊清源的擊實了,就算是以總峒主的武功修為,怕是也會受傷不輕,一招之內,勝負揭曉。
楊清源剛剛的一隱一現之間,已經摻雜了“畫中人”的無上輕功,即便是強如總峒主,不查之下也難以回身出招,楊清源彷彿就是跨越了空間一般。
但總峒主還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了反應,他的真元在最短的時間內,匯聚在了他的背心之處,來擋下楊清源的這一掌。
與此同時,楊清源再次感受到了那虛無湮滅的真元。
楊清源的亢龍有悔掌力,直直轟在其背心之上,竟然不斷被總峒主的奇異真元分解,虛化。
足以開山裂石的一掌,竟然只是打了總峒主一個踉蹌。
“實在是好身法,我等南疆中人,真是坐井觀天。”總峒主輕輕擦去了嘴角的鮮血,由衷佩服。
“不!佩服的應該是我才對,我雖然不以掌法出名,但我的降龍掌力比之江湖上頂尖的掌法高手也不遑多讓,剛剛那一掌,你是沒有機會避開的,受了我的全力一掌,竟然幾乎沒有受傷,足下的武功才讓人驚歎!”
與武當派的化勁卸力不同,這總峒主似乎全是憑藉自身真元的奇特才能無恙。
在剛剛的瞬間,楊清源便以道瞳觀戰,就在掌力臨身的瞬間,只覺得總峒主整個人都化實為虛,化有形為無形,倒是與乾坤大挪移的第七層有幾分神似。
而峒主的真元也有不凡之處,剛剛的降龍掌力對上其真元,就如同轟入一個黑洞一般,最終被分解湮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