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接見(第1/1 頁)
人的念頭猶如光速,轉瞬就可以穿越宇宙;人的思想也是最難以改變的,一旦認定了,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大約五更的時候,曾敏學就醒了,頭疼欲裂,昨晚上睡的晚了,還想著皇上早上吃什麼,他自嘲得笑了,皇上都不看重這些的。
人的腦袋不是裝水的水桶,儘管朱瞻基壓著朝鮮國的使者和其他的官員們不見,也要拉著他商討個沒完,他的腦袋已然被炸糊了。
不自覺得又摸了一摸香囊中的老桂皮,片刻不忘艱難的歲月和刻苦的求學經歷,一個縣唯一的一個舉人,輾轉蹉跎,終於謀得了皇城腳下縣丞之職,幸得皇上舉薦,始任金州知府,接著女兒封了淑妃,喜得皇子,每每想到這都樂開了懷,只可惜大兒子讀書沒有什麼天份,小兒子頑劣。
朱瞻基是在衙門裡會見了朝鮮大王派來的使者,目前朝鮮當政的是第四代王李裪,排行老三,年齡上也只比朱瞻基大一歲,原本大王的位子應當由世子也就是長子李褆來當的,誰讓這個李褆是個不學無術的壞小子呢,跟李裪比起來,提鞋都不配。
當時朝鮮國太宗在位的時候,就私下裡問他的臣子,回答說您教養世子無微不至,而世子呢?還是這個德性。太宗說李裪天性聰明,好學不倦,即使是三伏和三九,他照樣整夜讀書,而且瞭解政事,每每發生大事,他總能想出一些一般人想不到的辦法,大臣同樣贊同,這樣年輕的李裪就成了朝鮮新的大王。
大明和朝鮮的關係比較親近,每年的萬壽節、千秋節都會有使者來進獻禮物,從沒有中斷過。
朝鮮的大王李裪十分重視農業生產和技術,大力扶持醫學,跟大明一樣有共同的威脅,他最希望得到大明的造船技術,也最怕大明攻打倭國,因為一旦開打,朝鮮恐怕就又要輸血了。
一番禮節之後,使者又向朱瞻基提出傳授給他們造船技術。
“朝鮮國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君臣一心,面對強大的倭寇,敢於主動出擊,出人意外,俘獲匪首,大獲成功,聽說這是你們大王的謀略,強大的國君就是人們的福祉啊!
穩定的政權是很難得的,我大明自開國以來,太祖就將周邊十五個國家列為不徵之國,朕:()重生之明朝朱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