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案件被翻轉?舉證制度的本末倒置…(第2/2 頁)
透過種種跡象呢辦案單位也是排除了張三女朋友詐騙的事實,認為是張三那邊說了謊。”
“說到這呢我想在問一下直播間的網友,這個案例到底是張三的女朋友對張三實施了詐騙呢還是張三與他的女朋友事先約定好了包養,等到真給錢以後張三又反悔了?”
李晨面帶微笑的看向直播間的網友,直播間的網友們在聽完後也是徹底炸開了鍋:
“臥槽,這個案例這麼複雜的麼?”
“老實講,在剛開始的時候我以為是三哥被騙了,到現在我卻感覺是三哥吃完不想給錢。”
“樓上的,我很贊同你說的話,這很符合三哥的人設(大笑)”
“我保留最初的意見,一定是三哥被騙了。”
“李律師,光聽你說我們判斷不了,不如你直接把過程放出來給我們看看,我懷疑那個女人在說謊,三哥其實沒上她!”
“樓上的,你竟然把重點給劃出來了,6啊”
………
“我在很早之前就和直播間的網友們說過,一個案件在你沒有看清問題時最好不要去過多的評論,因為你不知道案件的本身到底會不會翻轉。”
“就像我剛才說的那個案例,大家在一開始的時候是不是都在認為張三被騙婚了?
而當我講出張三前女友那邊的故事後,我相信又有很多人會認為是張三在報假警,他就是不想給錢才會去告人家詐騙。”
“其實這個案件呢最後的結果就是張三被騙了,但他呢卻又很難去舉報對方就是詐騙,因為他沒有完整的證據鏈。
現實中也有很多類似的案件,自己明明是案件的受害者,卻無奈沒有證據證明自己是受害者。
按照正常的情況,我們本人是不需要去證明自己就是受害者,尤其是在a單位那邊。
很多案件,a單位在處理問題上都會要求我們拿出自己清白的證據,這是不符合基本的舉證邏輯。
可最後呢,又很多人因為無法證明去證明自己就是清白的而損害自己的合法權益。”
“我呢也沒有別的意思,就是想透過這樣的案例來提醒大家,在生活中呢一定要時刻保持警醒的狀態。
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同樣也不可無。”
“好了,這個案件我們就先談到這裡,至於結果麼就是又有類似被騙的受害人前往a單位報警,相關單位在聽取那人的被騙經過後又結合張三的案件事實,最後確定了張三前女友詐騙的事實,再然後就是進入踩縫紉機了…”
李晨操控裝置準備連麥下一位網友:“好了,讓我們連麥新的網友…”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