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第1/3 頁)
&ldo;女孩子&rdo;一旦更名為&ldo;歷史&rdo;,則胡適也好,馮友蘭也好,都不可能僅憑一己之力,繼續奉行&ldo;金屋藏嬌&rdo;的故事,亦不可能僅憑一己之力,為之&ldo;裝扮塗抹&rdo;。自此以後(其實,此前亦然),&ldo;女孩子&rdo;便不只是單方面&ldo;千依百順&rdo;的&ldo;服從&rdo;,她也會對試圖親近她、掌控她的人提出要求。你能&ldo;塗抹&rdo;她,她也要&ldo;裝扮&rdo;你,適如瑪麗婭?魯賓遜所云:&ldo;我們把歷史塑造成型,它反過來又影響我們&rdo;。
更有意思的,則是試圖對&ldo;女孩子&rdo;上下其手的人,往往因價值觀、時代性及影響力的差異,在如何&ldo;裝扮塗抹&rdo;的問題上產生分歧,乃至分化為不同群體,相互攻訐。適如柯文(paulahen)所說:&ldo;文化既是一面三稜鏡,給我們折射出某群體的思想和行為,但也有可能使一個群體與另一個群體變得疏遠,從而把對方典型化、滑稽化和神話化&rdo;(在中山大學的演講《變動中的中國研究視角》,2002年12月)。
義和團運動就是中國-西方、傳統性-現代化、民族主義-帝國主義等&ldo;群體&rdo;用以相互&ldo;典型化、滑稽化和神話化&rdo;的工具。柯文撰《歷史三調》(1997年),則是對作為工具的義和團進行神話解構和歷史重建的嘗試。
未完成的第一調
《歷史三調》的副題是&ldo;作為事件、經歷和神話的義和團&rdo;。從此書在史學界的影響來看,&ldo;神話&rdo;最引人注目;從全書的結構和篇幅來看,&ldo;經歷&rdo;所佔比重最大;從作者的自我期許‐‐&ldo;對義和團事件進行簡明扼要但可信度高的敘述&rdo;‐‐來看,&ldo;事件&rdo;應可視為信史。但是,柯文筆下的&ldo;事件&rdo;,不論史料的採用和解讀,還是所佔篇幅(約為全書十分之一),俱嫌單薄,似不足以支撐或曰匯入&ldo;經歷&rdo;與&ldo;神話&rdo;兩個話題。
對此,他並不諱言:&ldo;在本章重塑義和團歷史的過程中,我更多的利用了第二手資料&rdo;。細按其書,不難發現,在敘述義和團運動的醞釀和發展時,柯文幾乎全盤採用周錫瑞(josephwe射rick)《義和團運動的起源》(1987年)的研究成果‐‐包括文獻考證與史實闡釋,甚至連&ldo;義和&rdo;二字的英譯、&ldo;九頭蛇&rdo;的譬喻亦逕行迻用,雖偶有辯詰,究無改大體;此外,則大量採用中國歷史學者如路遙、程嘯諸人採訪編著的資料,以及中國各研究機構刊印的史料。易言之,在義和團歷史事實的發現與歷史意義的發明層面,柯文毫無貢獻,他的謀篇佈局乃至遣詞造句,早被他人限定,別無新意。
而在敘述義和團戰爭的背景和程序時,他甚至忽略了兩項重要事實:其一,清廷在&ldo;廢立&rdo;問題上得不到西方列強支援,甚至慈禧的執政地位也受到威脅‐‐西人發出照會,勒令慈禧歸政於光緒;雖有學者對此質疑,然非空穴來風。這是除了民-教衝突、華北大旱及朝廷政爭以外,導致義和團運動由國內暴動發展為國際戰爭的重要原因。其二,義和團戰爭爆發前後的關鍵事件。如使館衛隊在&ldo;黑色星期五&rdo;(1900年6月13日)首倡&ldo;獵取拳民行動&rdo;‐‐此前,拳民的主要打擊目標是中國教民,而非外國人;清廷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