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頁(第1/2 頁)
數萬人馬,浩浩蕩蕩,再加上各種物資,以及戰馬兵器等等,足足裝載了近百艘戰船——這些戰船,本屬於揚州水師,是元文昌的戰備武裝,現在統統便宜了陳三郎。
黃道吉日,誓師啟程,把酒臨江,萬人送行,自有一番熱鬧場面,且按下不提。
不多日,來到浩瀚洞庭湖,軍馬下船,安營紮寨。
在此地,陳三郎要進行另一項重要大事:幫小龍女立像,封神拜祭,廣告天下!
第六百章 洞庭封神,龍女歸位
香案擺設,軍馬成陣,一眼看去,但見旗幟飛揚,發出獵獵聲響,自有肅殺之意。
這副陣勢便陳列在嶽陽樓下,面對浩瀚大湖,有湖風吹拂,快哉此風。
洞庭拜祭,可大可小,小者為個人行為,弄些祭品,甚至祭品都不用,直接往湖邊插幾株香火即可;而大者,則屬於國祭,有名號曰:封禪!
自古以來,封禪有二,一為「泰山之巔」;一為「洞庭之畔」。相比之下,洞庭儀式更加隆重莊嚴。
當然,如今龍君已去,當歲月流逝,洞庭的神聖地位將會不斷削弱,漸漸衰退,以後可能會被泰山給壓下去。
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而今陳三郎在洞庭封神,不大不小,取中庸之道。其實「封神」本身,就極具政治色彩和意義。
這可不是隨便找個阿貓阿狗就能封的,既沒有資格,也不得承認。封神者得手握權柄,而被封者同樣要讓人信奉,信服!
當初元文昌率領大軍路過洞庭,僅僅是拜祭而已。在本質上,等於普通人進入廟觀裡求神拜佛,祈禱庇佑。
但顯然,龍君並沒有保佑元家。
當下陳三郎所要做的,明顯有區別。
環視四周,崑崙觀、龍虎山、青城等宗門都有代表出席,而當主持的,赫然是年輕的逍遙富道。
身為神學院院長,他有這個資格。
在這個普遍招安的時局形勢下,宗門勢力被大大弱化,取而代之是代表制度的神學院。
這塊牌子,十分管用。
如此一來,別的宗門雖然多有不服,卻也不得不忍氣吞聲,誰讓人家是最先跟隨陳三郎的呢?曾共患難,立下赫赫功勞,陳三郎不用他,用誰?
回想當年,天下風雲初動,眾多宗門紛紛使出渾身解數,用龜甲的,撥算盤的,撮土為香,占卜算卦,風水堪輿,反正能用的全用上,就是為了推測潛龍何在,好提前派遣弟子過去,入世輔助,從而獲得扶龍之功。
然而事實證明,天機莫測,變化多端,難以揣摩!
料敵先機,有跡可循,但想料天下之先機,實在太難,因為稍一變化,便全盤變動,又得重新算過了。
逍遙富道與陳三郎結識於布衣之際,可當初並無任何心機,最後歪打正著,只能說是「因緣際會」。
今日,逍遙富道鄭重其事,全身嶄新道袍,一手持鈴鐺,一手持寶劍,口中念念有詞。
在他身旁,左右兩側,各有童子侍立。
這副行頭裝扮,別的宗門代表也挑不出什麼毛病來。
作為嶗山派的嫡傳弟子,逍遙富道還是有幾把刷子的,只是礙於年紀的劣勢,使得修為淺薄些罷了。
一整套禮儀過程,繁瑣而複雜,也耗時間,等弄完後,便輪到陳三郎上臺,高聲誦讀封神祭文:
文章早便提前做好,由陳三郎親自捉刀,醞釀而成,一字一句地寫在紙上,現在讀出來即可:
「歲月玄黃,天下蒼茫,龍君避世,山河悲壯……」
……
「今有龍女出水,雲起東方,可見紫氣,能得清朗……」
陳三郎的聲音抑揚頓挫,字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