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尚書赴東北(第3/5 頁)
成大明的糧倉,主政官員就得仔細斟酌了。
“當然是李相啊!還用考慮嘛!李叔內政無雙,治理個東北不是灑灑水嘛?對不?李叔。”
明己不經思索,隨口就來。還不忘衝李善長眨眼。李善長笑了笑出聲說道
“賢侄,老夫年事已高,怕是有心無力啊。倒不是老夫苟且偷安,為大明計,區區殘軀舍便舍了,就怕誤了國事啊!”
李善長好不容易從胡惟庸案脫身,早已看淡了權利。如今在國策府享受尊位安度晚年最好不過。
不沾權利,老朱也能放心。他可不會再入仕途,重拾官身。東北建功,他封無可封。做不好,反惹一身騷。
“是啊!小弟。李公畢生為國!勞苦功高。而今年事已高,理應居京榮養,怎可驅使?父皇也不會忍心讓李公親赴苦寒之地。你再想想!”
“多謝太子殿下體諒。殿下仁德,老臣感念之至……”
聽兩人的對話,明己心中十分鄙夷。老朱是不忍心,他只會狠心。朱標有仁德,但不多,也是一個腹黑的主。
老朱做吳王的時候,朱標便是吳王世子,親眼見過老朱創業艱辛,他可不是書房長大的太子。
“朝臣我都認不全,你讓我推薦你咋想的?標兒,你是不是沒醒酒啊?要不去喝點粥?”
明己沒好氣的說道,他對朱標可不會客氣。拜朱標所賜,昨晚馬皇后的雞毛撣子可是掉了不少雞毛。
朱標一臉尷尬,李善長等人則是齊齊看向了鬱新。明己當初舉薦他是推薦他去改道黃河。
鬱新有才卻無資歷,貿然啟用不能服眾。便讓他入國策府掛職擁有議政的資格。同時也從小小戶部主事升到了現在戶部侍郎。熬資歷,鍛能力。
鬱新的能力有目共睹,明己之前也未曾見過,因此大家才會看向他。
“小弟,你再想想。”
朱標一臉訕笑,昨晚他在一旁看熱鬧,沒有出聲勸阻,這會兒有求於人有些不好意思。
不過馬皇后收拾明己他是真不敢勸,否則他也得跟著被收拾。
明己可不想攪和政務,轉身便朝武將堆走去,朱標連忙拽住了他。
“小弟,先等等。還有銀行的事呢!這個大家都想聽聽你的意見。”
別人不知道,他可是知道明己跟老朱學兵法時,在謹身殿翻看摺子,經常能提出建設性意見的!
“不是有劉大人負責嘛?對了,算命先生呢?”
明己反問了一句。銀行的事去年便交由劉基負責了,在各州興建銀行。只是胡惟庸案發加之大明北伐,此事便被擱置了下來。
“劉大人在齊魯辦差,還未回京。”
李善長出聲解釋了句。明己點點頭,心中卻是明白。胡惟庸倒臺,劉基在老朱心裡的作用無限降低,他是給自己攢功績去了。
劉基在大明朝地位遠沒後世傳得那般神奇,之所以被神話也是因為老朱需要。
劉基擔任太史令,有記錄天象職責,也就有了被神話的基礎。老朱鼓吹他神機妙算是為了把他當槍使,壓制自己的老鄉們。
尤其是在《誠意伯誥》和《制平西蜀文》中對劉基大肆吹噓,也是為了將自己塑造成君權神授的明主。
有了老朱支援,加上市井文學興起,明清小說冒泡,才使他在民間的地位逐漸升高,死後比活著更忙。
若是朱升,陶安,馮國用健在,劉基的排位怕是還得靠後。馮國用還是和李善長、李文忠不分伯仲的選手。
“那叫他回來啊!劉大人通術數天文,心志淡泊,此事交給他最為合適。”
明己想不想直接出聲說道,李善長和六部尚書面露尷尬。明己的話像是在說他們都是名利之徒一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