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番外:古成軍的一生(第1/5 頁)
我的名字叫古成軍,生於宣統二年,按照公元紀年的話,就是1910年。
因為父親當時參加了革命軍,最終當到了連長的職務,退伍回到家裡的時候,看到我之後,想到之前的經歷,便是給我起了這個名字。
我的家庭條件還算是可以的,父親雖然從部隊退伍了,但也是有一定的家資的,回到家裡以後,便是置辦了差不多四十畝的田地,按照後來的成分劃分的話,我們家應該算是中農或者富農家庭。
至於為什麼僅僅四十畝土地就被劃分為富農,主要是因為,我們家除了我之外,我還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妹妹,伴隨著我姐姐嫁人以後,我又去上了學,父母的年紀也是慢慢變大以後,便是已經沒有了耕種的能力,父親便是把大多數的田地租了出去,依靠著租金過活。
如此一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家便是被劃分成了富農。
按照劃分的規則,所有的農民,被劃分成佃農、貧農、中農、富農和地主五個等級。
佃農就是完全沒有土地,只能依靠租賃富農或者地主的土地進行生產勞動的農民。
貧農則是擁有部分土地,但土地較少,不夠一家人過活的,便是在此基礎上,再租賃地主或者富農的土地進行生產勞動的農民。
中農,則是家裡的土地夠自己家用的,但也沒有多餘的土地租賃給別人,能夠自給自足的,便是中農。
我們家一開始,也是這種成分,只是後來,隨著我們家裡的勞動力出現不足以後,便是發生了變化。
之後便是富農,家裡的土地,除了自己耕種的一部分以外,還有多餘的土地租賃給貧農和佃農,而富農和地主的區別就在於,富農也是需要勞動的,而地主,則是完全的食利階級,不事生產,所有的土地只需要租賃出去給貧農和佃農,依靠著地租,便是可以供應支出的。
父親因為參加過革命軍,思想比較開明,從小便是把我送到了縣裡的公學去上學,而我的姐姐和妹妹,也都受到了新學的教育。
我在民國16年的時候,成功考取了上海同濟大學,並在同年,接觸到了共產主義思想。
我被這種思想深深地吸引了。
很快,我便是加入了學社,並且經人介紹,正式加入了共產黨的外圍組織,共青團。
隨著時間來到民國16年的年中以後,以花生米為首的反動派,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緊跟著,寧漢合流,國府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清黨行動。
我們所在的學社也是受到了衝擊。
但因為我們屬於是秘密進行集會的,所以,我們都沒有受到太大的衝擊。
次年,我經當時時任委員的瞿恩同志的介紹,正式入了黨,隨即,成為了上海特科的外圍成員。
隨著時間來到民國19年,當時的我,為了生計,也是為了隱藏身份,便是接了一個家教的工作。
僱主是上海本地人,而他的服務物件,是一個名為周雪柔的女孩,當時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周雪柔只有16歲,正在女子高中上高二。
周雪柔的父親,是市政府的一名中層官員,這個身份也是可以接觸到不少的機密,所以,實際上,來這裡當家教,另一個事情,便是收集情報。
周雪柔偏科很嚴重,她的國文、歷史和部分偏向於文學類的科目學的比較好,但是,他的數學等偏理科的成績很差,而周雪柔的父親,想要她成為一名工程師之類的職業,所以,這才請了我給她補課。
在我的教導下,周雪柔的成績上升的很快,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總感覺周雪柔這個女孩對我似乎有些特別。
當時的我也很年輕,很多事情也沒有經歷過,並不是太明白。
我給周雪柔總共補課了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