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第2/2 頁)
也無妨。&rdo;老人們可能都喜歡談古說今,很快我就知道了老人的故事。
原來,老人姓王,叫王昌來。
往前推百十年,也就是清朝末年的時候,王姓祖先在常熟賣點心,我暫且叫他王老伯,常熟現在的一大特產就與他有關。
那年鬧太平軍,很多人逃難到常熟,王老伯心地善良,雖然生意已經做不下去,但看到疾苦、尤其是餓得哇哇叫的孩子還是於心不忍,時常接濟。
有一次,一個衣著光鮮的漂亮姑娘卻帶著一群災民的孩子路過王老伯的鋪面,孩子們見了點心邁不動腿,那個小姐似乎沒帶銀兩,哄了這個,哄不了那個。這時鎮上的花花太歲正從遠處過來,王老伯一是可憐孩子,二是擔心姑娘落到地痞眼中不得善果,一咬牙把鋪上的點心都分給了孩子們,這群孩子乖乖的跟在姑娘身後離開了,那個姑娘也算躲過了一劫。
後來發生的故事,現在的常熟人都耳熟能詳,大體意思是:
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的部隊打到常熟,一路上開倉放糧,救濟窮人。王老伯分了糧,保住了他苦心經營的一點家業,又做起糕點。。
同治年間,清軍從江南大營出動,要大舉進攻駐守常熟的太平軍。為防禦清軍進攻,太平軍在虞山東嶺修築軍事設施,工程浩大。當時老百姓紛去犒勞太平軍。這訊息被王老伯知道後,和家人一商量,決定連夜做糕點,第二天挑去慰問。
全家都忙碌起來,連幾歲的小兒子也在旁邊幫忙,胡亂捏起糕來,說:&ldo;爹,把這個也送給太平軍叔叔。&rdo;王老伯一看,見兒子捏的糕兩頭大,中間小,像個元寶,猛然想起山歌裡唱的詞兒,說道:&ldo;好好,太平軍一到,窮人拿元寶。我看今天就改改樣子,就做這個元寶糕吧!&rdo;於是,全家人忙了整整一宵,做了幾千個元寶糕。
天矇矇亮,王老伯就挑起擔子往石營跑。到了工地,歇下擔子,一看石營好大氣派,黃石壘起的天然屏障,借山勢蜿蜒伸展,把軍營封得嚴嚴實實,內部工程已經竣工,幾千軍士正在外圍忙碌著。王老伯元寶糕成雙成對地送到軍士手中。大家吃著這奇形怪狀的糕,實在好吃,正想問這是什麼糕,王老伯卻不見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