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鍾離大戰(第1/4 頁)
第三章、鍾離大戰
南梁聲勢浩大、做足功課的北伐,居然眨眼間攻守易勢,轉為北魏的南征,成了南朝歷次北伐中最大的笑話。
梁武帝得知戰報,也顧不得北伐不北伐了,急令昌義之堅守住鍾離城。守住鍾離城,才能守住江淮守住江淮,才能防止北魏大軍飲馬長江。
北魏中山王元英和楊大眼兩部合兵,足有十幾萬人,而鍾離城的守軍,不足3000人。更要命的是,一個人聽說梁軍大敗,也趕緊率軍來包鍾離城的餃子。
北魏方面本來是增派大將邢巒合圍鍾離,邢巒分析形勢後,兩章表,懇請罷軍撤圍。
邢巒的理由算是比較充分:南朝軍隊雖不擅長野戰,但守城能力卻不容小覷。北魏之前就曾進攻過劉宋與蕭齊,皆因對方城守堅固才無功而返。本次義陽之戰也是,攻城戰打的艱苦卓絕。在梁人堅固的城牆之下,魏國的將士難免要成為炮灰而且鍾離城池位於江淮之外,運糧十分不便,需要速戰速決才行。
元恪更相信元英和楊大眼的判斷,既然你戰意不強,我就派個戰意強的去吧。
還有誰,能比與南梁有滅國滅族之仇的蕭寶夤戰意更強?
宣武帝元恪召回邢巒,代之以蕭寶寅,此時他的身份是北魏的鎮東將軍。
蕭衍,我要直搗建康,替南齊報仇,替皇兄報仇!
鍾離城因北臨淮水,不利進攻,魏軍便在位於淮水中的邵陽洲兩岸搭起了連線淮水南北兩岸的跨河長橋。元英駐軍南岸,負責攻城。楊大眼據北岸,負責糧運補給。蕭寶夤則確保橋樑本身的暢通與安全。三人分工明確,想把小小的孤城一口吞下。
鍾離城頓時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鍾離城有難,梁武帝蕭衍心急如焚,於天監五年506年11月,急令右衛將軍曹景宗統20萬梁軍援救鍾離。
援軍在路,而魏軍一直在瘋狂攻城。十幾萬虎狼之師密佈如蟻群,先用車子不斷載運泥沙,填平了圍繞鍾離城四周的溝塹。再利用衝車撞擊城壁,之後再以車輪戰法晝夜猛攻。晝夜苦攻,分番相代,墜而復升,某有退者,一日戰數十合。
昌義之及時以泥土敷填損壞的城壁,率守軍頑強反擊,滾木雷石、弓箭熱油,拼命往城下砸、潑,魏軍死傷萬,戰況趨於膠著。前後殺傷萬計,魏人死者與城平。
這場力量懸殊的攻防戰持續到什麼時候?一直持續到次年507年正月,鍾離城內守軍的艱苦卓絕程度可想而知。
魏軍的狀況也好不到哪裡去。到了2月,眼看局勢不利,宣武帝元恪下詔,要求元英撤圍班師。
十幾萬大軍拿不下小小的鐘離城,元英心有不甘,表:2月一直下雨,耽誤了攻城,待3月天氣晴朗後,一定能攻下鍾離,請求再多給一些時間。
2月雨多,影響攻城,理由似乎成立。但是,如果元英是個氣象學愛好者的話,就不會認為3月是個好時機了。原因?後敘。
魏兵雖進退維谷,但畢竟軍力對城內守軍形成碾壓之勢。梁武帝蕭衍心裡明白,再不增援,鍾離城破只是時間問題。先前的援軍曹景宗部駐道人洲今安徽鳳陽東北淮河中,為爭功而擅自出擊,死傷頗多,直至不敢出擊。曹景宗暫時指望不,蕭衍認為,不出王牌是不行了。於是,果斷的甩出了手中的一張王炸。
是誰?
豫州刺史韋睿,後世稱之為南朝第一名將的韋睿。毛爺爺在讀南史時,批註最多的一篇人物傳記,即是韋睿傳,僅文字批註就多達24處。
韋睿家族出自西漢丞相韋賢,世代為三秦地區的名門望族。蕭衍代齊建梁,韋睿功不可沒,梁朝建立後歷任廷尉、豫州刺史。
韋睿作為豫州刺史,坐鎮哪裡?合肥,他親自率軍打下不久的合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