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章 漢鄉鎮就是南洋夢,南洋夢就是漢鄉鎮(第2/6 頁)
書好了。”朱翊鈞笑著鼓勵了一下,畢竟人家是花了重金來留學,是大明留學客戶。
朱翊鈞和沙阿買買提溝通了下今年的棉花、棉布貿易。
今年蒙兀兒國的棉布產量再一次增加,而對棉布的需求卻下降了三成,主要是因為去年屯的貨沒賣完,今年實在是吃不下那麼多了。
需求下降,不是不需要,而是因為奧斯曼王國再次發動了戰爭,鬧得人心惶惶,商路斷絕,讓二道販子阿克巴非常難受。
不能正經做買賣,賺不到錢,抓心撓肺的難受。
朱翊鈞表示了理解,大明的棉布不愁賣,大明腹地的需求在增加,南洋的需求也在增加,僅僅呂宋漢鄉鎮,就消化掉了上百萬匹的棉布,而類似漢鄉鎮的聚集區,在南洋還有十數個之多。
沙阿買買提再次告罪,帶著不服管教的薩利姆,離開了通和宮。
朱翊鈞馬不停蹄的去了北大營操閱軍馬,趕在日暮的時候,回到了通和宮,盥洗之後,開始處理今日的公文。
“鮮卑使者終於走了。”朱翊鈞硃批了禮部的一本奏疏。
鮮卑平原的的鮮卑使者,在六月份,終於帶著遺憾離開了京堂,鮮卑使者沒能獲得覲見皇帝的機會。
大明皇帝多尊貴的一個人,那絕不是隨便就能夠見到的。
在傳說中,大明朝廷的形象有點扭曲,說好聽聽點是柔遠人、厚往薄來,用各種廉價的貨物,就可以換取豐厚的賞賜,說難聽點,就是冤大頭。
但鮮卑使者失算了。
他們打算用黑麥種子換取更多的賞賜,只得到了禮部的大嘴巴子,禮部對待番夷使者的態度早就變了,一股子蠻夷狼面獸心的異味兒,處處提防。
鮮卑使者不肯提供充足的黑麥種子,那就別怪大明自由貿易了。
鮮卑使者多少有點蹬鼻子上臉,覺得大明要修官道驛路過去就是有求於他。
而禮部告訴他們,大明修路,與他們無關,他們答不答應,大明都會修,敢滋擾,大明墩臺遠侯的火器,未嘗不利。
但,鮮卑使者離開的時候,依舊買到了一些武器,刀槍劍戟,還有三百張良弓,兩百把鳥銃,以及三百斤的火藥。
大明做買賣主打一個童叟無欺,這些鮮卑使者帶來的皮草、糧種還是值錢的,羅斯國越過了烏拉爾山脈,進攻鮮卑平原,就是為了皮草,這也是鮮卑使者帶來的主要商品。
貿易可以,想要要挾大明,想都不要想。
大明和鮮卑平原的鮮卑人,需要更多的磨合,才能在矛盾相繼之中,達到雙方都滿意的平衡點。
禮部上下,完全不明白,這些個鮮卑城的使者,到底哪裡來的勇氣,要挾大明朝廷,要大明朝廷付出更高的價格,獲得這些商品。
他愛賣不賣,不賣等著羅斯人帶著哥薩克人搶走好了!
朱翊鈞看著手裡的奏疏,對著馮保說道:“下章吏部,讓這幾個言官,高維崧、趙世卿、張鳴崗、左之宜等,去趟朝鮮,就去忠州的南山山城,他可能不太明白,朕為什麼要這麼做。”
“倘若這山城裡,住著哪怕一個義人,陷陣營也不會佩戴三寸的團龍旗貼。”
“聒噪!”
義人是泰西教廷的一個概念,說的是索多瑪城失去了最後的一個義人,神就降下了天火。
古希伯來人的祖先亞伯拉罕,就跟神討價還價。
問神為什麼要不分好壞,將索多瑪城全被用天火焚燬,如果城裡有五十個義人,為了這五十個義人也不應該天火焚城。
神告訴亞伯拉罕,沒有五十個義人。
亞伯拉罕一步步降低,四十個、三十個、二十個、十個,神告訴亞伯拉罕,索多瑪城沒有十個義人。
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