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第2/2 頁)
,眼光放長遠點,人生的結局其實又都相同——終歸一個土饅頭。
只是道路,道路不同。
我第一次進立雪樓,它比初中部高大上。
地板,天花板,玻璃門,大鏡子,公佈欄,甚至連門口的綠色大垃圾桶,全都在沉默嚴肅地看著我,好像在審判。
我立馬直起腰板,不敢造次。
2班在一樓,我往裡走,越繞越暈。
立雪樓裡面是環形的,圓心是水池和廁所,一層一圈,分不清東南西北。
我背著書包,跑來跑去,一個個確認班級牌兒。
立雪樓的每個教室大的都能開個溜冰場,每個班後面空出很大一片,設計師是不是以為我們還有溜冰課,但凡每個班縮小一點,我們那幾個班也不至於被擠到初中部。
想想我們身處初中部的32班,不是你這排嫌擠就是他那排嫌擠,後面的男同學經常對我和牛蘇抗議:「被擠了,再擠我都流產了。」
不,不是我們32班了。
然後就看到了33班,33班的牌子比其他教室新的多,發出淡淡的黃光。現在這個新班還空無一人。
然後是1班,然後是2班。
終於還是來了。
我裝作路人走過前門,前排來了很多人。講桌旁竟然有個空位。
然後繼續裝作路人走過後門,再一步一步退回來,探著腦袋從後門往裡看,謝天謝地,最後一排牆角也空著個位子,否則我可能真是要坐到講桌旁那個散發著小混混氣質的位子了。
過了一個星期我很快開始納悶,那個講臺旁的桌子到底用來幹什麼。
2班,這個人人悶頭幹大事除非老師在黑板上講課否則天塌下來都沒人抬頭看一眼的尖子班,怎麼會有人墮落到需要坐在講桌旁接受各位老師無時無刻360度無死角灼灼目光的監視。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