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螺旋槳的“進化史”(第2/3 頁)
該立一個固定支架,用來固定與不同的那個齒輪盤齧,保證完全齧合而不會脫開。”
張鐵錘沉吟了一會兒,說道。
“我覺得關於齒輪齧合齒的精度問題,我們可以先做一個∠45°的斜齒輪,相鄰幾個齒的標準樣齒,然後依此為標準,修整各個齒。”
宋齊魯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按照小宋兄弟講的,這個叫做斜齒輪的物件,如果要求這樣的精度,估計一時半會兒,我們做不出來啊。”
張鐵錘提出了自己的顧慮,有些為難的說道。
宋齊魯冷靜一想,現在的條件,只能做簡單的鍛打工藝。
因為沒有鑄造模具和車床加工,想要得到保證精度和強度的斜齒輪和齒輪??盤根本不現實。
眾人一時間有點冷場,再好的東西,如果只停留在理想層面,沒辦法轉換成現實物件,那也是枉然。
宋齊魯雙手手指交叉,敲打著桌面,腦中不停的想著簡化工藝和尋求替代的物品樣式……
“有了”張鐵錘猛然一聲,頓時讓在座諸位抬起頭,滿眼期望的看著他。
“諸位,往這裡看。”
張鐵錘指著宋齊魯交叉的雙手說道。
“斜齒輪我們做不出來,完全可以做成類似分開的五指交叉傳動的樣式啊????,猶如張開的五指,只要佈置的時候稍微傾斜一定角度,是不是也能達到一樣的效果!”
宋齊魯驚為天人,突然覺得不敢小覷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他們雖然都是最底層的勞苦大眾出身,沒什麼文化跟理論基礎,但是他們長期在實際操作的第一線,他能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所以不乏創造的智慧。
甚至有時候碰撞出的智慧火花,讓宋齊魯這個穿越者都感到驚豔。
四個人邊琢磨邊討論,力求完善功能和簡約工藝,不知不覺中一上午的時間悄然而逝。
眼看快要到午飯時間,沈富貴也是沉醉討論中不可自拔,抓緊回頭吩咐一邊伺候著的三寶。
讓他去準備一桌好酒好菜送到房間來。
而四個人仍舊在討論到底用什麼材料,怎麼樣保證精度等話題。
“我知道有一種鐵梨木,這種木頭浸泡在海水裡能夠分泌出一種粘液,我們完全可以用他來做潤滑直杆的保護套(充當軸承套,減少磨損)。”
老鄭頭說道。
“嗯嗯,這種鐵梨木我也聽說過,我們只要再在直杆表面包裹一層光滑的鐵皮或者銅皮,這樣外面用鐵梨木充當填充物做一個可以活動的保護套,根據吃水的不同,我們可以把螺旋槳以不同的角度放入水中,然後再固定保護套。淋上海水就能潤滑了,這樣摩擦力小,還能最大限度的減少力的損失!”
宋齊魯此刻也是大腦處於極度活躍的亢奮狀態,越說越興奮。
“我倒是覺得把船尾往下朝後開個凹型槽,兩邊再密封住,這樣螺旋槳下放時候就能減少直杆的長度,也可以防止直杆扭斷。”
張鐵錘說道。
“我不贊同張大哥的建議,我覺得這樣工程太大了,得不償失,而且船殼一破開,即使再密封住也會影響船殼強度。主要是我們還要趁著夏季風返航,工期不允許。”
宋齊魯回覆道。
“我也贊同小宋兄弟的看法,這一條先暫時擱置吧。”
沈富貴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小宋兄弟那條救生艇我從外面看過了。其實我還是覺得如果時間允許,直接在船艙內部開洞將杆伸出,把齒輪盤安裝在船艙內部最好不過了。”
“同時也方便在螺旋槳的後面加裝舵葉,用來控制水流方向來改變船向,這比透過掌帆改變方向要容易的多,而且也用不到那麼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