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導演、編劇(第2/2 頁)
乃至於更好的票房成績。
他承擔不起這幾部電影票房失利的損失。
他可還指望著靠這幾部電影最後在好來塢撈一筆大的,然後就將資金撤回內地市場呢。
這要是萬一亂換班底,導致票房失利了,那他哭都沒地方哭去了。
“馬克·福斯特和弗朗西斯·勞倫斯?”john皺了皺眉,回想了一下這兩位導演的履歷,點點頭道:“我知道了,我會去和他們談的。”
這兩位導演現在手上都沒有電影專案,應該是比較容易邀請的。
和華夏那邊導演大部分都是自編自導的情況不同,好來塢這邊娛樂圈分工更細一些,編劇是編劇,導演是導演,會自編自導的導演並不算多。
並不是好來塢的導演普遍都沒編劇能力,而是好來塢這邊的編劇更加專業化、規模化,每年六大的劇本庫能有數百本新劇本,隨便各大導演去挑選,根本不需要他們自己費心去想劇本,還不一定想的能有專業編劇好。
這點國內就差得遠了,國內沒有真正能發揮作用的編劇工會,編劇們也普遍不受重視,生存環境很差。
說來也好笑,明明在一部電影裡,編劇和導演應該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國際範圍內,大部分影視行業發達的國家,一個劇組除了代表資方的製片人、監製之外,最大的就是導演和編劇了。
有些地區甚至編劇比導演還大,還受重視,比如韓國、日本。
偏偏在國內,編劇是最沒話語權,最不受重視的,就連演員都能騎在編劇頭上隨便拉屎。
而一旦編劇沒有話語權,不受重視,那想要產出精品作品,肯定就難了。
2000年左右,編劇在影視業還是很受重視的,像蘆葦、王碩這些人都是圈內知名編劇,在劇組話語權足足的,有的時候導演都得聽他們的。
到現在,編劇在圈內的地位卻急劇下滑,特別是在電視劇行業,編劇已經完全淪落到對劇本沒有任何話語權,甚至得按照演員的要求去改劇本,不然演員不出演,資方就會上壓力了。
至此之後,國內想要出好的電影,99都是自編自導的作品,只有導演親自來編劇,才有足夠大的話語權,拍出真正有水準的電影。
電視劇領域也是一樣,只有尊重編劇,給編劇足夠大權利的製作公司,才能做出好電視劇,比如正午陽光。
吳淵思維一渙散,就想到了這一茬。
“看起來我回國後,還得為編劇們創造一個好的創作環境啊。”吳淵發散的想道。(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